我是李红,今年是我在通宝园工作的第8个年头,现担任小二班班主任。8年来,我始终坚信,教育就是接受天晴,也接受下雨。正如卡尔·西奥马·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今天分享的故事要从一份绿菜开始。
今天幼儿园的午餐是:双色米饭、土豆炖牛肉、红烧茄子、清炒乌塌菜和虫草棒骨汤。刚把饭菜端上来,小萱就指着乌塌菜好奇地问:“李老师,这是什么菜?”我告诉她,“这是乌塌菜,吃了我们会长得更强壮。”平日一向排斥绿菜的小萱立马用小手捂住了嘴巴,摇摇头说:“我不要吃。”这一反应如同导火索,顿时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表示不要吃。
为了平衡膳食营养,每天中午的菜品中,我们都会搭配一款绿叶菜以补充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如:菠菜、生菜、芹菜、莜麦菜、茼蒿……
但最近班上孩子们挑绿菜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孩子只吃一点点,有的孩子一点都不想吃。与家长们交流反馈雷同。有的家长会直接告诉:“老师,没关系,他不想吃就算了。”
分餐中,孩子们虽然不大喜欢绿菜,但张老师还是给孩子们分了些许。
午餐开始了,我对着张老师眨了眨眼说:“哇,今天有我最喜欢的乌塌菜,麻烦您帮我多盛点儿。”当着小朋友的面,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然后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问张老师:“快看看我有没有变得漂亮一点呀?”张老师会意的点点头说,“嗯,脸色是比刚才红润了。”于是我对所有的孩子们说,“李老师吃了乌塌菜还会变强壮,就像奥特曼和公主一样。”
这时,满满小朋友睁着大眼睛问,“老师,吃了它会变帅吗?”我笑着点点头:“一定会的”。陈老师也接过话茬说:“大帅哥张老师(体能)最爱吃绿菜了。”
旁边的多米也小声说,“我就爱吃,因为艾莎公主就喜欢吃绿菜。”我赶紧鼓励:“多米真棒!”
洋洋小朋友说:“可是绿菜老卡我的喉咙,我不喜欢。”“是呢,是呢,我也有过这种经历,我们慢慢吃,细细嚼,多嚼一会就会好的”,我赶紧给他分享经验。
丸子说:“大力水手也爱吃菠菜。”
榛果说:“我爸爸最爱吃绿菜,我爸爸就有劲,能把我举得高高的。”
康康说:“我们幼儿园的兔子爱吃萝卜和青菜。”
孩子们七嘴八舌,今天的午餐时光虽略显“吵闹”,但孩子们都在分享亲身体验的环节中,找到点儿答案……
每个人对食物的感觉是不分对错的。我们应耐心倾听和接纳孩子对食物的感觉。倾听与接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了解孩子,才能找到真正适宜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育不是唠叨,而是做给他看。”我曾经不是太理解这句话,但今天我们用“四两拨千斤”赢得了孩子们的些许“悦纳”,他们不再那么抗拒绿叶菜。今天的乌塌菜在我们有意无意的“炒作”中“卖”了不少。虽有的孩子还在观望,不愿去挑战,但我们选择尊重他们。
习惯的养成会有一个过程,时间的跨度也会有长有短,因人而异。改变孩子们原有的对某种食物的印象,敢于尝试接受是第一步,我们要接受孩子的这种独特性。当然我们也需要自我审视,如何让食物更好的去匹配孩子的味蕾。
教育从来就不是“各种要求”,而是影响,是倾听,是接纳,是反思……
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的必须,唯爱与榜样。
来源:小店区通宝育杰学府幼儿园
供稿:李红
编辑:田田
审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