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育学笔谈
年轻的学术人员过早死亡,早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有关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想必你们也时常看到类似的报道,也许我们心中都有这么一个疑惑:
他们现在正值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人生发展,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怎么就不行了?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也没那么多,毕竟人都是很脆弱的。
一月十六日,接连出现了两个伤心的新闻:
董伟锋,中科大校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与资讯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享年52岁。
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新闻是,现年39岁的华南科技大学教授全宇晖,于今年一月十四日逝世,享年仅39。
至于死因,相信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校方并没有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只说了“因病”两个字,意思就是他的健康出了问题。
但一个39岁的小伙子,怎么可能会生病?网友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人终究是血肉之躯,不是钢铁,要注意身体,要懂得适当的休息,不然的话,年轻人可受不了。
在看到全宇辉的简历,以及他的学业成绩之后,许多人都对这个猜想深信不疑。
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这位全宇辉在业界是非常有名的电脑影像技术方面的权威人士,曾经是国内著名的985大学华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兼博士。
全宇晖在华南科技学院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毕业后在新加坡国家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6年,他进入了华南科技大学,31岁的时候,他就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被学院提拔为一名副教授。
近几年来,他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稀疏表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曾主持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并参加了多个国家级课题,在顶级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70多篇高水平论文,例如 PAMI, ICCV, CVPR, TIP, PR, CVIU,含金量十足。
全宇晖教授也拿到了不少的奖励,包括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省级计算机协会的一等奖,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的评审。
对于这一点,网民们纷纷表示,只有39岁的全宇晖竟然做出了如此惊人的成就,短短一辈子,不是在读书,就是做科研,写论文,教书……,他有自己的休闲时光吗?
从人体的角度来看,人的精神和肉体都应该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年轻的研究者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奔跑,因为他们面临着沉重的科学研究,而不是前进。另一方面,电脑技术上的研究,一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完成的。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像是前段时间浙江大学城大学41岁的申文教授就死了,他们都很积极,但是他们忽视了自己的身体。
这件事情再次给年轻的学者们敲响了警钟,进取固然是一件好事情,但也要把握住分寸,前路漫漫,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身体更好,才能有前途,同时,对于这样的小学术,也要制定一种制度,保障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