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思录:(陆天然/文)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而其中最为纯真、最为宝贵的莫过于孩子的时代。孩子,如同生命的种子,带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来到这个世界。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家长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产生了隔阂与误解。他们常说:“孩子是养孩子本身是你自己的选择。”难道孩子真的欠我们的吗?不是从他身上获取回报就一定能换来他的孝顺与理解吗?对此,我深信,若想获得孩子的理解和孝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心态,与孩子和谐共处。
我们要认识到孩子并不是我们生活的附属品,也不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望而存在。当我们在孩子的身上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期待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这种期待应该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当我们对孩子有不满或期望过高时,往往会用一些责备或伤害性的言语来对待他们。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深亲子间的矛盾和隔阂。因此,我们不应跟孩子过不去,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意愿,用平等和宽容的心态来面对他们。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从未征求过他们的同意。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单方面地决定着他们的生活轨迹。我们为他们规划未来,为他们安排学习、活动和社交。然而,这样的单方面决定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意愿。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和发展自己。
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含辛茹苦地养大就是单方面的付出和牺牲。然而,这种观念其实是不正确的。养育孩子本身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单方面地从孩子身上索取回报。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孝顺、理解、尊重等回报是自然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相处,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给予我们更多的回报。
我们应该把对孩子的期待降低,把孩子看作是朋友而不是单纯的责任或义务。当我们把孩子当作朋友时,我们会更加关注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更加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与孩子的相处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孝顺。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我们的关爱和理解,也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1. 倾听和理解:我们应该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他们时,才能与他们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2. 尊重和支持: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这样他们会更加自信和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3. 共同成长:我们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和学习。在面对问题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分享经验和知识的过程中建立更加深厚的感情纽带。
4. 保持适当的距离:虽然我们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但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和发展自己。
许多成功的亲子关系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的基础上的。例如:我有一位朋友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始终保持平等和宽容的心态,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支持他的决定;还有一位朋友则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这样使孩子感到被关爱和理解,也更加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这些成功的亲子关系都告诉我们:与孩子和谐共处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过去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以平等、理解和支持的心态来面对孩子,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总之我们要明白,不要跟孩子过不去,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不要单方面地索取回报,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要降低对孩子的期待,把孩子看作是朋友而不是责任或义务;要用心去倾听和理解他们,多花时间与他们共同成长和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与孩子建立起真正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让他们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孝顺,也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用心去经营与孩子的关系吧!
陆天然,法学硕士,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现任东华大学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中国自贸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全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智库”首席专家库成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委员会(简称:权工委)高级顾问。曾任新华社记者、中国改革报福建记者站站长和国务院研究室(言实)互联网时代方法论课题组组长,著有《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