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涵盖了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等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实例,帮助二年级学生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知识堂”回复:“电子课本”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
1. **内容结构**
- **除法**:这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将系统地学习除法的运算,包括有余数的除法。教材通过分物等实际操作活动,如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例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就是10÷5 = 2,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除法是平均分的数学表达。在有余数除法部分,如1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还剩1个,算式为13÷4 = 3……1,使学生明白余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
- **方向与位置**:教材引导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通过校园地图、街区地图等场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辨别方向。比如,以学校的大门为参照点,告诉学生教学楼在大门的北方,操场在大门的南方等。同时,还会涉及到简单的路线描述,像从教室到图书馆要先向东走再向北走这样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
- **生活中的大数**:主要让学生认识千以内的数。教材会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如超市商品的价格标签、图书馆的藏书数量等,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学生会学习数的读写,像543读作五百四十三,写数时要注意数位顺序。还会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如789大于654,以及数的简单运算,加深对大数的理解。
- **测量**:聚焦于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和千米的认识。通过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感受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差异。例如,学生可以测量铅笔的长度,知道厘米是比较常用的长度单位,但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如铅笔芯的厚度时,就需要用到毫米;而在描述较长的距离,如从学校到家的路程时,可能会用到千米。
2. **教学理念与目标**
- 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有对应的活动,像在学习除法运算时,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这种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 目标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根据地图确定位置、用大数记录生活中的数量、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等。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
3. **教材特色**
- **情境丰富**:书中有大量的生活情境图,如商场购物、公园游玩等场景。这些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以商场购物付款找零的情境为例,使学生明白数学运算在实际购物中的应用。
- **练习多样**:课后练习形式多样,有书面练习、实践活动等。书面练习包括填空、计算、解决问题等题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践活动则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如让学生测量校园内跑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