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崔专栏】
双休:教育的“乌托邦”,还是内卷的“破壁者”?
原创作者|咔嚓崔[山东省庆云县第一中学教师, 学人智汇(校长传媒)专栏作者]
本文原创首发“咔嚓崔”,学人智汇(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崔老师授权发布
比冬天走得晚的是高中的晚自习。
比春风来得早的是双休的风,政策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卷动了考场的学生,职场的老师,舆论场的家长。
有人欢呼这是教育减负的"及时雨",也有人质疑这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这场关于教育改革的讨论,折射出当下社会对教育内卷的集体焦虑。
到底,谁才能控制这场风。
别疑问,只能是高考指挥棒。
教育内卷早已成为压在学生和家长心头的"大山"。从"鸡娃"到"虎妈",从"海淀妈妈"到"顺义妈妈",从小镇做题家到大城竞赛家,这些网络热词背后,是无数家庭在教育竞赛中疲于奔命的真实写照。双休政策的出台,犹如向这潭死水投入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是静水流深不自知,还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绝对不是一颗石子可以测出来的。
政策的善意能否落地,问号。
学生,家长,领导,家庭,社会,学校,多年的集体焦虑很难换位思考,很可能催生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应对策略——学校表面执行双休,实则暗中补课;家长周末送孩子辗转于各种培训班。如此一来,双休政策恐将沦为"纸面福利"。
"一招鲜"需要招招补。
双休政策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配套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深层次改革。而,从事教育多年的我觉得,制度改革体系优化资源均衡,龙卷风短期内卷不动,应该先卷动"唯分数论"的桎梏,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教育焦虑,让双休政策不再"孤军奋战"。
新年的春风让人期待,教育的东风有力破壁。
破壁机,首先破豆壁,然后混合水,最后成美味。
打破重组,无疑,打破才是前提。
希望上面政策落地,而不是被对策架空。
教育改革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双休政策的出台,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要真正实现教育减负,还需要更多"破壁者"的勇气和智慧。让我们期待,这场教育改革能够走得更远,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既有奋斗的激情,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毕竟,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培养"做题机器",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小时候用卷笔刀,大了吃卷心菜,职场中卷铺盖,老了可不一定卷土重来。
及时当卷力,岁月不待人。
像敌军,像朋友
原创作者|咔嚓崔,来源|咔嚓崔
亲爱的儿子的文具盒:
你好!
今天我打开了你
仿佛
打开的不是文具盒
而是文具的骨灰盒
又仿佛
打开了一个小宇宙
橡皮奇形怪状
铅笔没头没脑
浑身遍体鳞伤
颜色黑不溜秋
没打开像百宝箱
打开后是武器库
铅笔像发射失败的火箭
橡皮像还未来得及埋的地雷
夹层像穿梭防御的地道
儿子指挥着文具大军
攻城略地
我方了,我佛了
像个时光胶囊
我关上了你
仿佛关上了我的童年
我童年回忆的角落里
也有过文具盒
比你破,比你脏,比你乱
但是很重要
希望你代替我陪着儿子
在他的小宇宙里
穿越星球
恣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