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考面试的战场上,有些人选择全副武装,有些人则选择赤膊上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裸考的勇士们。
想当年,公考的竞争远没有现在这么激烈。那时候,大三就决定不读研,直接工作的他,对任何工作机会都来者不拒,不管是月薪一万还是五千,都去面试,权当是见世面,练练嘴皮子。他自嘲为“面霸”,秉持着“有机会就不放过”的原则,连公务员考试也不放过。简单看了看行测,就直接上阵了,几乎可以说是裸考。
行测成绩一般,申论却意外地不错,运气使他进入了某部委的面试,虽然是最后一名。但他手里已经有了三四个不错的offer,对部委的面试也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面试中,他完全当成一般面试对待,问什么答什么,侃侃而谈,最终逆袭成功。
后来,他问上司为什么选了他。上司说,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硬件条件不错,名校年轻男生,部委喜欢这样的;另一方面,他的回答切中题目的要害和重点,内容真实,态度真诚,逻辑清晰。他记得最深的是一道题,关于公务员考试热的看法。他从经济形势、职业认可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实实在在地回答了,没有表态这个现象是积极还是消极,也没有提对策。上司说,他的回答不像其他考生那样讲理想情怀,听起来很真实真诚。
工作几年后,他调整到人事部门工作了两年,旁听过一次公务员招考面试和一次遴选面试。整体感觉是,大多数考生都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了,回答的内容要么空洞,要么假,像背书的机器人,考官大多没兴趣听。一个考官跟他说,这些考生不知道在网上照搬或者在什么培训班背的模板,一个个背的什么陈词滥调?让人厌烦。
相反,那些从容自然,善于举自己身边的例子,谈自己对一些身边人和事的真实看法的,反而会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遴选生,要求会高一些,要求考生对于中央的政策,领导的讲话,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自己工作的领域和专业非常熟悉才行。至于说对于没有接触过体制内工作的考生,考官压根就没期望你能对领导讲话,大政方针有什么了解。
面试的本质是什么?面试就是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大脑里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逻辑清晰地把这些思考和分析讲给别人听。从本质上讲,面试裸考没问题。考官也希望你裸考,因为他们希望看到你真实的水平,想看你是怎么思考和分析问题,想看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但大家裸考心理还是没底,还是要上个培训班,心理才踏实。一是大部分人认为,公务员面试和企业面试等其他面试不一样,有不一样的标准,不一样的方向。所以,要去培训班,让培训班的“专家”给自己讲讲方向和标准。比如很多人认为,公务员面试,就得歌功颂德,就得随时把领导讲话和政策方针放在嘴巴上,或者要讲官方用语。
二是很多人看到公务员面试的题,一脸懵逼,毫无头绪,不知道怎么入手分析和思考,所以想去面试班学点路数。其实看到一个问题,正常人都会有所反应。只是说,因为平时不注意思考和积累,这些自然而然反应得出的观点,很浅显,很low。
如果你去了培训班,他们会告诉你,先判断是积极还是消极,于是你得出第一个观点:这个现象是积极的。再分析原因,最后从国家、社会、个人几个角度提出对策。这就有了三个观点:国家要支持,社会要鼓励,个人对传统文化要多学习了解。这些路数,或者说套路,确实是有点用的,因为解决了你无头苍蝇,四处乱窜,一脸懵逼的困惑。但问题是,这些套路,也会限制你,你只会在这些套路里答题。大家都用这些套路,搞得大家的答题都是一样的。
另外,因为这些套路是别人总结出来的,甚至套路里填充的话,都是培训班给你设计好,你只需要背出来就行的,那么,这些东西说白了,不是你思考分析出来的,是假的,不真实的,你自己在场上背这些东西都觉得假,考官难道听不出来吗?千篇一律,假大空,就是套路最大的两个问题。
很多人表达能力不强,说话磕磕巴巴,需要找个培训班练练嘴巴。这个是可以的。但很奇怪,为什么平时和朋友聊天,和男朋友女朋友吵架你侃侃而谈,面试就磕磕巴巴的呢?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公务员面试,就要像电视上,当地的市委书记,市长作报告一样,满嘴都是各种官方用语。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认知。从考官的角度上讲,他们根本就不喜欢这些假大空形式主义的话,并且你本身不了解这些官方术语,说出来就跟东施学西施捧心口疼一样,蹩脚又可笑,就别在那些天天说官话的考官面前装逼了,无异于鲁班门前弄大斧了。
在面试中,我们想用一种我们不熟悉的语言体系来表达,自然不管平时多么流畅,上场都是磕磕巴巴了。所以,要解决表达的问题,首先要转变这个面试语言体系的理解,要找到和考官交流思想的感觉,而不是在大会上作报告。当然,确实有一些人,不管什么场景下,说话都不行,那么,确实可以去培训班,找小伙伴们一起,天天动嘴说。这是培训班最大的好处之一。
所以,如果你本身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有一套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表达能力也不错,去报培训班,个人认为,这只会适得其反,反而会把自己带偏了。因为那些面试老师的水平,可能远远不如你。对于这种人,比较好的方式,是了解和掌握一些公务员面试题的类型,了解机关领导,也就是考官的价值观和喜好,以自己平时的积累和思考为基础,总结出一些答题的方法,就可以了。找准方向,自学总结为主。
对于那种能力一般,找不到思路,表达不行的,裸面确实不理智。自学能力差的话,可以报个便宜的班,学点套路,练练嘴。但是,仅仅靠套路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得超越套路。要想超越套路,就得掌握一定的分析和思考面试题的方法,并且能够把自己的经历,见闻,和平时的思考,融汇进去,才能做到超过其他套路者。这一点,也是依赖于自己的自学和总结。
无论多牛逼的老师,多大牌的培训班,想完全依靠别人,认为报了一个金牌班,十万八万贵的班,就能搞定面试,是痴心妄想。根本上讲,还是得有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用真实的内容,真诚的态度,打动考官。面试自学,知道机关里的领导的价值观是什么,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机关里说话的表达逻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方向不对,你费再大的劲,花再多的钱,也是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