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完美”遇见“不完美”
犹记得,从教的第一年,我在班主任手册上郑重写下从教理念:当一位精彩、幸福的老师,教出出彩、幸福的学生。今年是我走上讲台的第七年,在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中,在与每一届学生的“斗智斗勇”中,我离“精彩”还远着吧!心里总这样想着。
在高三紧张的节奏中,课间的打球乐趣总会被班主任这一严肃角色打断,这大概是每个学生心头的“敢怒而不敢言”吧。那天上语文课,我往教室门口一站,就瞥见辉同学正拿着乒乓球拍飞快地跑往教室,伴着铃声响起,球滚到了我面前,在全班同学的哄笑中,他讪讪地捡起球,回到座位……
脑海里正翻涌着这个场景时,他朝我挥着手:“老师,老师,您来了!我们家在这!”提前给他家长打过电话说要来家访,所以他们早早等在了路口。看着他脸上笑嘻嘻的样子,仿佛完全忘记了在学校的“英雄事迹”,忘记了他取的“美名”,好吧,别看个头已经高出我不少,到底是孩子!
一家人住着安置房,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的奶奶告诉我,因“班主任要来家访”,他早早起床扫地,擦灰,拖地,这朴实的“待客之道”让我不禁心中一暖。客厅不小,但堆放的“杂物”——书、篮球、滑板、模型、羽毛球拍等让眼前看着并不宽敞。“张老师,辉在学校给你添了不少麻烦!他从小就贪玩!”他奶奶关切地问道。该怎么说呢?我犹豫了一下。他的成绩在班上并不突出,也不是“听话”的孩子,从他几次跟我对着干来看!还听到他小声直呼我的名字,直接去掉了“老师”二字!听到奶奶的问题,他的头扭向了我,手上扒拉炉火的动作慢了下来。
“还不错的!他有几次因为‘违反纪律’被通报了,后来了解到是为了帮助同寝室腿受伤的孩子才耽误了自己的洗漱时间。他对同学很热心!”
他朝我看了一眼,眼神闪过一丝诧异,脸上晕开一圈红雾。
“他擅长表达!总会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大胆地说出来,很坦率!”我继续说着,“如果在表达时再委婉点就更好!”
听我这么说,他的神情轻松了下来,大概他本以为我会借此机会“告状”吧!然而没有!他的优点当然不止于此,一股脑儿把我看到的、理解到的他,一一吐露。
他的神情变化无穷,炉子里的火旺旺的,映红了我们的脸。因还要赶往下一个孩子的家,从学校情况,聊到家里情况,我们的谈话延续了两小时后,我起身告辞。
他的奶奶拉着我的手告诉我,面对成为高中生已高出自己个头一大截的孙子,自己总不知道怎么去教育。但是在家里,他还是很好的,爱打球,也孝顺。原来在学校里,辉也……是个好孩子哩!老人家欣慰地笑了。
送了我很远,辉眨巴着眼睛,“老师,我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吗?”
“当然!”
“老师,虽然偶尔也会不听你的话,制造些不愉快,但是其实挺服您的!您是个很负责任,很会关心同学们的好老师,虽然有时候会啰唆说真话,但是今天家访夸了我!”
哈哈,原来,我们还有一份默契在欣赏着彼此。
我所奔赴的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老师,带着一群不完美的学生。让我们勇于接受不完美,在彼此欣赏的眼光中,收获教育的幸福!
(本文 作者系郧西三中教师张瑞)
来 源:作者系郧西三中教师张瑞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