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并进,共创辉煌!河南农业大学等三所高校授予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优质生源基地”称号
开心田螺
2025-04-22 13:05:07
0

近日,河南农业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和黄淮学院等三所省内公办高校与学校签署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书,授予学校“优质生源基地”称号。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有20余名学生在以上三所高校就读,成绩优异,表现良好,多人获得所在高校一等奖学金。今后,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合作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引入高校先进的育人理念,利用合作高校的资源优势,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向合作高校和省内外知名高校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

走近附中

一、学校简介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是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和濮阳市教育局双重管理的市属公办学校。学校坐落于中华龙乡、帝舜故里、历史文化名城濮阳县城。国庆路与工业路于此交汇,交通便利。学校设有高中部和中专部,在校生7000余人。学校秉承“崇文尚武”的育人宗旨,践行“自主、和谐、做人、成才”的办学理念,校风优良,学风浓厚。学校为全国文明校园,荣获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园林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省级卓越家长学校、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86亩,建筑面积10.38万平方米,综合教学楼、实训楼、艺术楼、实验楼、图书楼、体育馆、餐厅礼堂、学生公寓等建筑错落有致,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各具特色。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有微机室、实验室、钢琴房、舞蹈房、排练厅、画室等;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各类报刊400余种。现有教职工380余人,研究生学历3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及学术技术带头人70余人,外聘专家教授、能工巧匠20余人,常年授课。按照“引进和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升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的原则,实施人才兴校工程。现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高中部

高中部成立于2004年,以“名师立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为治校方略,以“校风优良、低进高出”为办学目标,走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之路,成为濮阳市普通高中的后起之秀。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示范性高中、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近几年来,三十余名同学被985、211和“双一流”大学录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等名牌院校都有我校学子的身影。一些中考成绩平平的同学最终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国家重点大学录取,创造了低进高出、平进优出的奇迹,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成绩逐渐被社会认可。

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行“6+1+3”高效课堂模式。青蓝工程、课题引领、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教研活动,激发了教师活力,讲师团、小组合作、成长小组等学习活动,点燃了学生激情,在师生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高中部设立校长奖学金、学校助学金,每学期评选,最高奖励3000元。另设成长进步奖、中国福利彩票奖学金,定期发放;贫困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免学费政策,可应聘学校勤工俭学岗位,确保每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三、中专部

中专部(濮阳市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对准市场办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就业育人才”的办学方针。根据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今年申报专业11个:“3+2”分段制高职3个,三年制普通中专8个。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群为市优质专业群,幼儿保育和计算机应用为传统优势专业,化学工艺为新设热门专业。

各专业设有实训场所,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需要。近年来,学校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数十家用人单位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就业岗位。不愿就业学生,可以通过升学渠道,继续深造。“3+2”分段制高职,学生完成前三年学业发学校普通中专毕业证,通过转录考试,进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完成两年学业,发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毕业证。三年制中专,学生完成学业发普通中专毕业证。在校期间,可以报名参加学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组织的测试,考取与专业对口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三年制中专和“3+2”分段制高职前三年,所有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贫困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优秀生享受国家奖学金政策。“3+2”分段制高职后两年按国家核定标准收取学费,享受高职助学金、奖学金等资助政策,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专升本考试。农村原建档立卡户学生除享受以上资助外,还可申请国家“雨露计划”资助。

四、其他信息

学校地址:濮阳县国庆路东段与工业路交汇处。

来校路线:乘坐2路、10路、19路、38路公交车,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中站下车即到。

联系电话:0393-8988706 0393-8988728

网 址:http://www.fz.pyvtc.edu.cn

河南农业大学简介: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改办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7年与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成为农业农村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学校建有郑州文化路校区、龙子湖校区和许昌校区,占地面积264.83万m²。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4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在校生3389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36人,硕士研究生4854人,本科生28506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262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79人,博士学位14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各级各类人才126人。先后获评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高校、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等。

学校大力实施“281”平台建设计划,建设有神农种业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等2个河南省实验室,8个国家、国际科研平台,99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5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650余项。2020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连续突破1.9亿、2.4亿、4.2亿元,产出世界上首张黑麦基因组高质量精细物理图谱、首款地方鸡基因组液相芯片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学校着力实施“241”学科建设行动,作物学、兽医学学科入选省“双一流”创建工程,现有作物学、兽医学、林学、农业工程4个优势特色学科群。2022年,学校和3个学科在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3个学科被列入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名单。2022年以来,学校新增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累计达到7个。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学校始建于1951年的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南阳师范学院。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202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5年入选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支撑学位点立项建设名单。

学校占地面积2460亩,建筑面积83.3万平方米(不含在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中、外文纸质图书266万册,电子图书376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近600人,博士近470人。

学校深入推进“以水为魂、三色嵌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将思政育人、学科育人、专业育人有效融合,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5个。

学校构建了以省级特色骨干学科为引领、省级重点学科为核心、校级重点学科为基础的三级学科发展体系。现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骨干学科群1个、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5个,校级重点学科10个。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获批2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物理学等5个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点,国际商务、法律、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电子信息、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旅游管理、应用统计、体育、应用心理、翻译、博物馆、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农业、音乐、美术与书法等18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

承担国家级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和艺术基金项目1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获评省科学技术奖、省社科成果奖、省教育厅成果奖励等35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20余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河南省第6名。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本科院校”等荣誉称号。

黄淮学院简介:学校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美称的河南省驻马店市,已有53年的办学历史,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

学校占地2760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拥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农学、教育学、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在招本科专业58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一批次招生。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创新平台27个。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教职工167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3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土木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发展中心获批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深化产科教融合、校地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防水材料与工程产业学院”,“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筑防水防护行业学院”“原料药绿色制备行业学院”获批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乡村设计学院”获批省级特色设计学院。联合打造了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近300人。自2005年起,学校先后与国(境)外20多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11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招生留学生90余人。

编辑:史周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育...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数字技术的飞速迭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高等教育的生态版图,特别...
签约摄影师 | 李铭皓《野花集... 《野花集》拍摄对象均来自青海高海拔偏远地区的三所特殊学校。在一次偶然的接触中,我了解到这些孩子都是失...
会计革新与未来发展 这样的标题... "会计改革与发展"可能是指关于会计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的讨论或研究。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
吕梁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2025...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实践师资水平,提高医疗综合能力,持续优化住培师资队伍结构,8月22日,我院医学教育科...
新优质学校|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成立于2023年,是一所单法人多校区九年一贯公办学校,现有111个班级、4900...
开学前建议这些家长及时修改个税...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羊咪米 整理 又到开学季,孩子教育阶段有变化的家长注意咯,无论孩...
来抄作业!雅思口语一顿乱说和表... 口语考场上如何表现,考官能给高分呢? 这是所有考鸭都想搞明白的。最近小编在网上看到有聪明的考鸭一顿“...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东港...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学校(幼儿园)秋季学期开学保障工作,8月22日,区纪委监委派驻六组、区教体局、区卫健...
青桥驿镇举办集体升学礼:文明新... 8月25日,青桥驿镇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喜悦,“扬帆起航·筑梦未来”集体升学礼在温馨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
小学老师调去高中教学,靠谱吗?... 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当听闻小学老师去教授高中课程时,不少人会流露出惊讶的神情,甚至觉得这一安排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