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要沉得住气(师说)
开心田螺
2025-02-26 04:52:16
0

张 爽

身为导师,我经常被硕士或博士一年级学生问同样的问题:“老师,我该选什么样的题?可否给我一个研究方向?”

我一般会问学生:“你对哪个领域感兴趣?为此做过什么准备?”有些同学会沿着我的提问讲述想法和体会,有些却迟迟无法作答,显然还没有做好独立、深入研究的准备。

面对这样的同学,我通常会宽慰他们:“你们才一年级,还有自由徜徉的时间,不妨多听多看多想。要珍惜这段时间,通过广泛的阅读、学习、交流,寻找能够激发兴趣的问题,这是件幸福的事情!”

但仍有些同学希望导师直接布置任务,表示“尽快确定题目才能知道努力方向”“要按时完成论文、顺利毕业”。我非常理解他们的想法,但即便如此,也应看到,学习、读书有其基本规律,要沉得住气做学问。

研究生做学术研究,所谋求的不只是一篇学位论文,而是学术视野、思维方式、专业基础、研究方法等系统提升。以培养问题意识为例,导师指定的题目,可能与学生的研究志趣不同,还可能导致其缺失发现、思考问题的机会,不利于成长。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从新角度去看老问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

科研始于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问题,旨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升独立思考、信息检索、沟通合作能力。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在相关专业领域积累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够分析并提炼出有价值的真问题。

以教育学研究为例,选题本身往往聚焦于小切口,但需要学生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有着基本把握,长期关注国家战略和改革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辨析、延伸、联想、推演、质疑等,完成从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的过程。在这些学术训练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系统性思维。或许部分同学未来并不以学术为志业,但在生活和工作中,这些收获也同样宝贵。

行稳才能致远。沉得住气,尊重规律,看得长远些,步子才能更坚实。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本报记者吴月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4日 15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英文阅读理解如何在30分钟内完... 在11+考试中,英文阅读理解部分一般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读完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文章部分往...
2025乡镇公务员重大变革,新... 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2025年乡镇公务员招录制度迎来革命性变革 在当前就业市场日趋严峻的挑战下,国家...
迎新2025|“新生入校的心理... 迎新2025 一见倾“新”共赴韶华 研究生成长经验分享会 亲爱的2025级研究生新生们,在这个新的起...
浙大公布新生数据,这类考生占6... 潮新闻客户端 朱张津 整理 开学在即,近期,浙江高校陆续发布了2025级本科新生大数据,包括录取人数...
“准85后”!211大学副校长... 8月25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方面获悉,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萌拟任教育部直属高校正职,公示时间...
储殷教授杀疯了:揭露大学老师的... 储殷老师无疑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作为大学教师,他不仅因为自己的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因为批判和...
迎新时刻|25级萌新看过来:督... 亲爱的新生小伙伴们 大家好呀~ 上次为大家介绍了管科类班级的督导 想必其他班级的同学 也对自己的督导...
温馨提醒|家长必看!孩子这些表... 下周 大中小学将陆续进入开学季 还剩一周调整时间 如何帮孩子收收心 告别“开学焦虑” 以更加饱满的状...
你知道吗?爱丁堡大学本科录取条... 你知道吗?爱丁堡大学本科录取条件?看完你就明白了! 作为一个致力于分享教育资讯的百家号博主,我时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