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这所大学,位于北京,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它的老校区仅有一个足球场的大小,且整个学校只设置有 临床医学(八年制)、护理学和药学三个本科专业(药学专业是2024年新开始的专业 ),但是它的实力在业内可谓是天花板的存在,享誉中外。快来一起看看今天要介绍的这所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UMC)创办于 1917 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 ,是我国最早设有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美英基督教教会于1906年共同创办的协和医学堂。1912年,改称协和医学校。1917年,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1919年,改名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29年,更名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1951年1月,学校由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接管,且改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历经传承与发展,学校先后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定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校最早开启了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先河,建校之初,即确定了“举办可与欧美最优秀的医学院校相媲美的高水平的医学教育”的办学目标,多年来始终坚持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培养医学精英人才的摇篮。在中国现代医学的各个领域,协和人或成为奠基人,或成为开拓者。1957 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
办学实力
据2025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院校现有两院院士24 人,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6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199 人。博士生导师 1251 名、硕士生导师 1285 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个,分别为临床医学(八年制)、护理学和药学专业。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创办于1917年,最早开启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先河。课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医学预科阶段,2.5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普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第二阶段是基础医学阶段,1.5年,在协和基础学院学习解剖、组胚、生理等课程。第三阶段是临床医学阶段(含见习和实习),3年4个月,在协和临床学院学习诊断、内科、外科等课程。第四阶段是科研训练,8个月,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科研项目并通过论文答辩。学生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完成论文答辩,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达到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标准,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护理学专业创办于1920年,是当时唯一培养大学水平护士的专业。
以上2个专业均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临床医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护理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护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药行业领军人才,自2024年开始,协和医学院与北师大联合开启两校“协和药班”药学本科培养并与未来研究生培养,包括直博培养相结合,对于培养药学拔尖人才意义重大。这种设置充分发挥两校在医学、药学(包括临床药学)、生物学、化学学科的优势,形成从生物学路径和化学路径兼备交融的优良药学培养方式。2024年计划30人,协和药学院招生15人(协和学籍),北师大招生15人(北师大学籍)。
目前院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三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三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生物学、药学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
国家重点三级学科: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骨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普外)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护理
在“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名全国第一。
在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多个学科均有不俗表现。
协和“三宝”
1.名教授
协和为实现“世界一流医学院”的雄心,在建院之初,就由来自各国的优秀人才组成教师队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院校现有两院院士24 人,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6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199 人。博士生导师 1251 名、硕士生导师 1285 名。不少上课的教授都是医学界大拿
。
2.图书馆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最为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中心图书馆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分中心,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医学科技创新提供决策咨询,并担负着咨询智库的职责。在协和的图书馆,我们能找到1665年创刊的《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1824年创刊的《柳叶刀》。这些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都是从第一期就开始收藏。图书馆中不仅有不同语言文字的医学典籍,也有难得的传统医学书籍版本。
3.病案室
协和继承创办之初建立的优良传统,重视病历的书写,病案的保存。协和的病案室保存的病案可追溯到上世纪的1914年,至今医院保存的病案超过270万册,保存有孙中山、梁启超、张学良、宋美龄等名人的材料。丰富的临床资料是协和人医疗技术、经验、临床思维过程的记录和结品,对疾病治疗和科研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名人显贵,亦或平民百姓,协和珍视每一个病人,没有忘记一份病案。所有病历统一编号。只要需要,随时能调出。
就业详情
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2024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无相关就业质量报告),北京协和医学院近年本科毕业就业率为:
2023届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38%。
2023届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为 93.49%。
2022届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为 91.70%。
2021届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为 94.39%。
2020届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毕业生 初次就业率为 95.51%。
(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来源:学校官网)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临床医学专业去向落实率为100%,在协和医学院的招生简章中,我们也能了解到相关信息:
从去向分布来看,“祖国至上,人民为先,事业为重”的主流价值观和择业观在毕业生中进一步形成,近年来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不断减少,越来越多人选择留在国内就业或升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4+4”医学试点班和护理专业毕业生京内就业的比例分别为76.5%、82.6%和 81.8%,毕业生京外就业量较大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等。
(来源:学校官网)
录取情况
因为临床专业纳入清华招生,报考的是清华大学。护理和药学专业报考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分数仅为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年山东的录取分数。
校园环境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