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考日益临近,紧张的氛围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笼罩着每一个备考的孩子及其家庭。不少孩子和家长在这场备考战役中,渐渐露出疲态,陷入了焦虑。今天,让我们来听听初三学生小妍(化名)妈妈的烦恼。
小妍一直以来成绩优异,但最近却频繁失眠,白天精神涣散,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暴跌。一次模拟考失利后,她变得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剧烈。这让我们心急如焚,想帮孩子又无从下手。
小妍妈妈
茉莉姐姐
孩子渴望通过中考证明自己,却因过度焦虑迷失方向,急需家长理解与支持;而家长同样陷入“既忧成绩又忧健康”的双重焦虑,是这样吗?
是呀,小妍渴望考入理想的高中,对中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种强烈的期望在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同时,也成为焦虑的导火索。我们平日里对她学习成绩很重视,她也害怕辜负我们的期望,进一步加剧了她的焦虑情绪。
小妍妈妈
茉莉姐姐
究其根源,中考作为人生首次重大转折点,未来不确定性易引发深层焦虑;学校高强度复习与激烈竞争加剧心理负荷;家长对考试结果的过度关注,更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我们现在该如何帮助孩子,成为孩子的心理支柱?
小妍妈妈
对此,茉莉姐姐建议可以这样做:
1、营造轻松家庭氛围。减少家中对中考的过度讨论,避免传递焦虑情绪。不妨通过家庭观影、饭后散步等轻松活动,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心理空间。
2、给予倾听与陪伴。当孩子倾诉焦虑时,停下手中事务,用专注的眼神、耐心的倾听和温暖的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支持”。
3、制定科学作息计划。合理规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并鼓励孩子利用课间进行跳绳、慢跑等运动,缓解身心压力。
4、及时给予正向反馈。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哪怕是作业书写更工整这类小事,也要及时肯定,让鼓励成为孩子对抗焦虑、增强自信的动力。
中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理的博弈。当家长以理解、陪伴与科学引导成为孩子的“定海神针”,孩子们便能卸下焦虑包袱,以更从容的姿态奔赴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