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以岁月为笔,以汗水为墨,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从青春年少到不惑之年,他们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学校,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莘莘学子点亮希望之光,温暖求知的旅程。
孙彤宇,便是这样一位在教育领域默默耕耘了二十六载的追梦人。他始终秉持教育家精神,几十年如一日,从初出茅庐的基层员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一名管理经验丰富的学校领导。他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段关于希望与奋斗的动人故事,用坚守和奉献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青春年华的教育憧憬:希望的火种悄然种下
1999年,孙彤宇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踏入了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那时条件十分艰苦,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深知,教育是点燃希望的火种,而自己肩负着为学生点亮心灯的责任。
孙彤宇从基层岗位干起,先后担任辅导员、保卫科长、学生科长等。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全力以赴。作为辅导员,他坚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在保卫科长的岗位上,他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担任学生科长期间,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推动五育融合。
2001年,各高校招生工作逐渐市场化,孙彤宇凭借着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被抽调负责招生工作。他就像一位耐心的引路人,面对家长和学生的各种疑问,总是能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解答,用真诚和专业赢得了他们的信任。那些原本对学校心存疑虑的家长,在他的劝说下,大多都放心地让孩子填报。孙彤宇也因此成为了招生咨询团队中的“王牌”。
“我们要像‘雷达’般灵敏,及时‘排雷’,防患于未然。”回忆奋斗历程,孙彤宇如此比喻。在随后的几年,他更是主动出击,带领招生团队深入各地进行招生宣传。不畏严寒酷暑,直面困难挑战,奔波于枣庄、青岛等省内各个学校。在招生团队中,他的业绩始终稳居前三名。他的努力,如同在肥沃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业路上的披荆斩棘:希望的火焰熊熊燃烧
2009年,凭借其在招生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孙彤宇被任命为招办主任,全面负责学校的招生工作。此时的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任务也日益艰巨。孙彤宇深知责任重大,他日夜操劳,精心策划每一场招生宣传活动,认真分析每一个招生数据,力求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选择学校。
2015年,孙彤宇又迎来新的挑战:在负责招生工作的同时,也负责就业、认证、继续教育等工作。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他没有丝毫畏惧,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他深知,就业是学生的根本,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他积极引进各种实用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试,要求学生人均至少考取两个证书。在他的推动下,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先后获得了教育、工信、人社等多个权威部门的考点资格,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考证渠道。
在他的办公室里,有这样一张作息表:
早6:30:办公室巡检
上午8:30:例行会议
上午9:30:实习方来访
上午10:30:接待企业客人
下午2:00:走访企业
下午4:00:探望学生
晚上10:00:整理资料
孙彤宇忙碌的身影,是教育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他没有寒暑假,也没有节假日,常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一年365天,只有春节才能有片刻喘息。他的身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让学生更好地就业。
在多领域的管理工作中,孙彤宇勇挑重担,带领团队砥砺奋进,让希望的枝叶日益繁茂。
身体抱恙中坚守岗位:希望的根脉愈发坚韧
2019年,孙彤宇被任命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副校长,分管招生、就业等工作。此时的他,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教育管理经验,迅速将招生与就业工作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套高效协同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就业环节,他主动出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确保毕业生能够顺利踏入职场,开启职业生涯。
在长期的工作中,他经历了夏季长时间站立、冬季四处奔波受凉以及长期压力和劳累带来的身体不适,虽然经过治疗,但腰部症状仍未完全康复。
在他办公室墙角的理疗仪旁,一盒止痛药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无声诉说着主人与疼痛相伴的岁月。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
希望的花朵下是坚韧的根脉,成功的背后是执着的坚守,无悔的付出。孙彤宇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紧紧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校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十六载的深情厚谊:希望的未来无限光明
二十六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孙彤宇从20岁的青春少年,变成了一位深受师生爱戴的学校领导。他见证了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从专科层次到职业本科大学的辉煌时刻。
“我的青春,最好的年华,全部献给了山外大。”孙彤宇深情地说,“对学校的感情,已经刻在了骨子里,融入了血液中。学校就像我的家,同事们是我的家人,学生们是我的孩子。”
在工作中,孙彤宇始终秉持教育家精神,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的教育事业紧密结合。他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将教育视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他坚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用“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影响着每一位师生。
孙彤宇积极推动校企合作,通过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了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他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希望借助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学校打造一个创新发展的“硅谷”。
在他的心中,学校早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定要相信自己的选择,认定的事情,就好好干。只要付出了,就肯定有回报。要有目标,有精神,坚信希望就在前面,没有捷径,要脚踏实地地去干,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孙彤宇寄语每一位学子。
孙彤宇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希望与奋斗的励志篇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更是教育家精神的生动体现。孙彤宇表示,将继续坚守在教育岗位上,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地去干,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中国一流职业大学的梦想。他的这种信念,正是教育家精神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声明
本文来源于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