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认定的 “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也是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有着悠久的艺术教育历史和崇文尚艺的传统,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就设置了美术、音乐等艺术类专业,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艺术专门人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四川大学成为全国综合大学中最早恢复艺术专业教育的学校之一,在先后经历了文化艺术学院、艺术学院(1996年)、哲学与艺术学院(1998年)等建制形式后,于2001年6月恢复了艺术学院建制。
植根于百年名校中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惠泽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确立了“发挥综合优势,崇尚人文精神,倡导艺术创新,培养一流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艺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并重的办学思路,依托多学科的支撑,立足西南、面向全国,以创建国内综合大学一流艺术学院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为学院办学目标,耕耘不辍,各方面工作均取得长足进步,已成为西部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和创作的重镇。
学科特色: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美术学被评为B+、艺术学理论和设计学被评为B。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1个省级特色专业及2个校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门校级重点通识课程,并于2009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艺术学院专业设置齐全、办学层次丰富,构建了本、硕、博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
130100 艺术学
01 (全日制)艺术历史、理论与批评研究
02 (全日制)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
03 (全日制)设计理论与历史研究
04 (全日制)西南区域艺术研究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42 艺术学原理
④ 808 艺术史综合
全日制
44(28)
培养目标
该硕士点旨在培育具备深厚艺术学理论基础、敏锐艺术感知力与创新思维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学生需系统掌握艺术历史发展脉络、前沿理论知识以及批评方法,针对艺术历史、理论与批评、中国现当代艺术、设计理论与历史、西南区域艺术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与探索,能够在学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推动艺术学科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
专业优势与特色
多学科融合:依托四川大学综合性大学优势,艺术学与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深度交叉。例如在西南区域艺术研究中,融合历史学与社会学知识,挖掘区域艺术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跨学科研究能力。
地域文化挖掘:立足西南地区,深入挖掘西南区域艺术资源,涵盖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等。通过田野调查、理论研究等方式,推动西南区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形成独特的研究特色与文化品牌。
学术资源丰富:学校拥有丰富的艺术藏书、专业数据库以及各类艺术展馆。同时,定期举办国内外学术讲座、研讨会,为学生提供广阔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学生接触前沿学术动态,拓宽学术视野。
(三)研究生导师
导师团队实力雄厚,在艺术历史、理论与批评研究方向,有在艺术史论研究领域造诣深厚、成果丰硕的学者,如黄宗贤、支宇等;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方向,有长期关注并深入研究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专家;设计理论与历史研究方向,导师们在设计理论研究、设计史梳理等方面经验丰富;西南区域艺术研究方向,导师们对西南地区艺术有深入了解,具备丰富田野调查与研究经验。导师们凭借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与个性化培养方案。
01 (全日制)艺术历史、理论与批评研究
黄宗贤
支宇
吴永强
彭肜
郝文杰
李明
焦阳
周兰
袁一民
杨怡静
高子棋
李艳
蔡钊
海维清
杨帆
黄凌子
02 (全日制)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
黄宗贤
吴永强
郝文杰
赵志红
朱沙
赵成清
黄凌子
03 (全日制)设计理论与历史研究
何宇
彭肜
支宇
汪燕翎
赵成清
04 (全日制)西南区域艺术研究
常青
李明
李振宇
李延浩
焦阳
尹德锦
张令伟
宋阿依姆
黄英
黄晓音
雷燕
王友奎
(四)就业前景
学术研究领域:毕业生可凭借扎实理论基础与研究能力,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从事艺术学相关研究与教学工作,推动艺术学科发展。
文化艺术机构:在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机构,从事艺术作品研究、展览策划、文化推广等工作,利用专业知识传承与传播艺术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于广告设计、新媒体艺术、文化旅游等行业,担任创意策划、文化项目运营等职位,为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内涵与创新活力。
媒体与出版行业:从事艺术评论、文化传播等工作,通过媒体平台向大众传播艺术知识与文化,提升公众艺术素养。
专业代码及名称
130100 艺术学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艺术历史、理论与批评研究
02 (全日制)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
03 (全日制)设计理论与历史研究
04 (全日制)西南区域艺术研究
学费和学制
全日制学制3年,学费8000元/生.年
初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642 艺术学原理
④ 808 艺术史综合
复试内容
01方向复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 请考生在备用信息栏注明所报考的小方向(美术学、音乐、舞蹈、编导、表演)。
02方向和03方向复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
04方向复试科目:专业论文写作。 请考生在备用信息栏注明所报考的小方向(美术学、音乐、舞蹈、表演)。
跨专业加试
无相关信息
备注
本院只招收具有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考生。
初试大纲
642 艺术学原理
1、《艺术学概论》编写组:《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2、周宪、童强:《艺术理论基本文献:中国古代卷》,三联书店,2014。
3、李健、周计武:《艺术理论基本文献:中国近现代卷》,三联书店,2014。
4、殷曼楟:《艺术理论基本文献:西方古代——近现代卷》,三联书店,2014。
5、周宪:《艺术理论基本文献:西方当代卷》,三联书店,2014。
初试大纲
808 艺术史综合
1、《中国美术史纲》,作者:黄宗贤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ISBN:9787102068367。
2、《中华民国美术史》,作者:阮荣春、胡光华,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1991年,ISBN:9787541006692。
3、《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作者:陈履生,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00年,ISBN:9787500639732。
4、《西方美术史(第2版)》作者:吴永强,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1,ISBN: 9787535625366。
5、《中西方音乐史及作品鉴赏》作者:赵建斌,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ISBN9787040468786。
6、《中国舞蹈史》 马工程教材,作者:中国舞蹈史编写组 袁禾 郑慧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ISBN9787040510683。
7、《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作者:欧建平,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1,ISBN:9787040193367。
8、《话剧表演艺术概论》作者:叶涛、张马力,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0-01,ISBN:9787104001850。
9、《戏剧本体论》作者:谭霈生,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0,ISBN: 9787301158104。
10、《世界电影史(第二版)》作者:大卫·波德维尔,译者:范倍,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2,ISBN:9787301231838。
11、《百年中国电影史(1900-2000)》作者:尹鸿,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时间:2014-05,ISBN:9787807618775。
复试线
2025考研复试线:总分为355分 ,单科(满分 = 100 分)线为50分,单科(满分 > 100 分)线为 75 分
2024考研复试线:总分为375分 ,单科(满分 = 100 分)线为60 分,单科(满分 > 100 分)线为90分
拟招人数
2025 届暂时未知
(一)复试时间安排
报到、审查资格:3 月 29 日 13:00 - 14:30,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艺术学院教工休息室 X2 - 8 报到,凭网上复试名单截图或准考证及身份证入校。
笔试:3 月 29 日 15:30 - 17:30,在江安校区艺术学院进行(具体考场见学院门口张贴栏),闭卷考试。不同专业方向需自备相应工具,笔试试卷由学院统一提供。
笔试科目:请参见专业目录。理论研究方向考生使用统一答题纸作答,中性笔等工具自备;中国画方向考生须自备常规创作工具:含毛笔、墨汁、宣纸、墨盘、毛毡、国画颜料、小刀等,不用带画板,纸张尺寸统一为斗方;油画方向考生须自备画笔、颜料、调色油等常规工具(半身像照片写生,不用带画架);视传与环境设计方向考生须自备常规作图工具:黑色签字笔、铅笔、直尺、三角板、彩色铅笔、马克笔、水彩。笔试时现场须出示准考证和身份证。 注意事项:上述理论类、美术类和设计类考生笔试试卷均由学院统一提供。
综合面试:3 月 30 日 9:30 - 18:00,考生提前准备时长为5分钟的PPT,包含报考方向、研究专长、专业规划、代表成果等。面试地点见学院门口张贴栏。
体检:可选择政府设立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需自带 1 张 1 寸照片)或四川大学校医院(仅限本校应届生)。录取名单公示后 7 个工作日内,将体检表顺丰快递邮寄至学院。
(二)复试报到材料:需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毕业证和学位证(应届生带学生证)、本科成绩单(盖鲜章,应届生为前三年成绩),原件及复印件各 1 套。
(三)成绩计算:复试为差额复试,总分 200 分,笔试 100 分,面试 100 分。复试成绩折算成百分制不低于 60 分,否则不予录取。计算参考加权公式:S总=S初(百分制)*60%+S复(百分制)*40%。,分专业方向按总成绩排队录取,成绩相同有对应录取规则。
(四)复试收费:复试费每生 120 元,3 月 22 日 08:00 - 3 月 28 日中午 12:00。
2024考研录取情况
✅2024年录取情况:130100 艺术学一志愿共录取13人。初试最高分428分,初试最低分374分。
(一)基础阶段(现在 - 2025 年 6 月)
(1)英语:每天背诵 50-100 个单词,可借助单词书或 APP 如墨墨背单词、百词斩等,掌握单词的词性、词义和用法;学习语法知识,重点攻克长难句,通过分析考研英语真题中的句子来提升理解能力;每周做 2-3 篇英语阅读真题,做完后认真分析错题,理解文章逻辑和题目考点。
(2)政治:跟着徐涛等老师的网课学习基础知识,搭配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 题》,边听课边做笔记,梳理知识点框架;听完一章课程,及时完成对应章节的《1000 题》,标记错题,定期回顾。
(3)专业课
642 艺术学原理:认真阅读指定参考书目,包括《艺术学概论》等,构建知识体系,整理思维导图,标注重点理论、概念和观点;每天安排 1-2 小时学习,每周安排 1-2 次总结回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808 艺术史综合:按照艺术史的时间脉络,梳理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西方音乐史、舞蹈史、戏剧史、电影史等内容,记忆重要的艺术家、作品、流派和艺术发展的关键节点;结合教材中的图片、作品赏析,增强对艺术史的感性认识。
(二)强化阶段(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10 月)
(1)英语:继续背诵单词,复习错题,强化记忆易混淆词汇;每周完成一套英语真题,包括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训练,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率;总结各题型解题技巧,针对薄弱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开始积累英语作文素材,每周写 1-2 篇不同话题作文,参考范文修改完善。
(2)政治:二刷《1000 题》,重点关注错题和重点知识点,加强理解和记忆;学习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结合时事热点,总结答题模板和思路;关注肖秀荣、徐涛等老师公众号,获取时政热点资料。
(3)专业课
642 艺术学原理:深入学习艺术学理论知识,补充拓展相关知识点,关注学术前沿动态,结合实际案例理解理论;进行真题模拟练习,按照考试要求和时间完成,提高答题规范和技巧。
808 艺术史综合:对比不同艺术门类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联系,分析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整理艺术史中的重要专题,如中国古代绘画的笔墨技法、西方现代艺术的流派演变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进行真题模拟,提高答题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三)冲刺阶段(2025 年 11 月 - 2026 年 1 月)
(1)英语:保持真题练习频率,回顾错题,查漏补缺;背诵整理的作文模板和优秀范文,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进行全真模拟考试,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完成试卷,调整答题顺序和时间分配。
(2)政治:背诵肖四、肖八等押题资料主观题答案,确保熟练运用知识点答题;三刷《1000 题》错题,强化核心知识点记忆;参加政治模拟考试,适应考试节奏,提高答题速度和书写规范。
(3)专业课
642 艺术学原理:全面回顾知识点,强化记忆重点内容;进行模拟考试,总结答题经验,调整答题时间和策略;关注学术热点话题,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808 艺术史综合:快速回顾艺术史的整体框架和重点内容,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针对复试的专业论文写作方向,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包括选题、立意、论证和结构组织等方面;准备好考试所需文具,提前熟悉考场环境,保持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