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检查!
五月了!!!
谁还没有开始法考?!?!
25法考生现状
厚厚最近收到了大量备考规划的咨询,想要尽快开始备考,担心今年若再不开始,就没机会拿到证书了,总结一句话就是:既没有精力早开始,又担心备考不足失利。
作为备考25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一战考生
难道你指望的是:
考试难度很低
平时就大概复习一下
临时抱一下佛脚
随便考考就能过
主观题也不用特意准备
等客观题成绩出来了
一个月时间也完全够了
主观题考试也So easy
不会吧?
宝,这样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你知道吗?
备考到底需要多久
这个问题是个非常见仁见智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每个人状态不同,可支配时间不同,但是据估计,正常法考生在理解、记忆知识点上,要花费近600小时,在刷题以及理解、记忆错题上,要花费近300小时。合计近900小时。
看起来似乎不多,但是注意,这是全身心投入到法考中的时间,这近900小时里,要么是在听课,要么是在背知识点,要么是在刷题。而不是号称“每天学习12小时”,实际上一会玩手机、一会和朋友聊天、一会看剧看综艺“放松”一下,真正学习时还在心不在焉,学了又好像没学。
各科目的特点及学习注意事项
1、民法一直存在着“有限的考题”与“众多的考点”之间的冲突。充分利用时间,尽早学习,基础更扎实,是有效应对民法部分考试最为可靠的方法。此外,民法是很多其他科目的基础。如果没有学好民法,会对商法和民诉的学习造成巨大的困扰。
2、刑法的内容体例分为总则与分则,有些考生在学习过程容易将将刑法内容一分为二,割裂严重,无法达到刑法考查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的要求。无论是在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总则与分则的考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交叉融合,孤立地学习总则与分则并不会有好的效果,要注意刑法学科总则到分则的知识理论体系,把总则的相关知识点贯穿于分则的学习中。
3、行政法学习中不必过分纠结于细节内容,行政法题目考查的细节之处主要在行政组织法这部分内容,其他行为法和救济法的内容主要考查宏观的知识点,先掌握好大体方向,再填充内容,这样整个知识点是有体系的。
4、民诉一些名词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尤其是对之前没有接触过法学的同学来说,一下子可能觉得没法理解,那就可以通过结合案例的方式去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相对来说会事半功倍一些。
5、刑诉知识本就内容繁杂,但刑诉法考查的内容是有规可循的,重者恒重,历年常考的重点也是咱们复习的重点。所以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减负,针对这一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如果考试时出现偏题和怪题,放平常心即可,不要被一些犄角旮旯的知识给困住唬住,跟着老师抓住备考重点。
6、商经法的学习与民法、刑法的学习不同,商经法是诸多部门法的集合,这就需要时刻运用框架法、体系法。尤其是公司法和破产法,涉及到的主体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在听课和做题的过程中要多画关系图,从而保证自己思维的连贯性和知识点的体系性。
7、理论法考查科目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法治思想、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五科。从数量看,其包含的部分是最多的。从内容来看,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且特点并不相融,法理学与宪法较为抽象,单靠背诵并不能学好这两个科目,其余三门凭借朴素的价值观也并不能稳稳做对题,因此理论法的内容既多且散,需要理解与背诵双管齐下。
8、三国法是大家最想放弃的科目,其实可以拿高分甚至可以拿满分的。在历年法考客观题中大约占到了 20 分左右的分值比例,如果能拿到这部分的分值,一定可以使客观题考试更如虎添翼。整体上来说,三国法的学习不宜过早,尽量安排在实体法、程序法学完一轮之后。对理解能力要求不像刑法、民法那么高,但对记忆的要求比较高。初期备考注意明白专业术语的基本含义。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