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容百科技(688005)报收于19.82元,较上周的19.96元下跌0.7%。本周,容百科技5月7日盘中最高价报20.77元。5月9日盘中最低价报19.73元。容百科技当前最新总市值141.66亿元,在电池板块市值排名27/95,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1095/5145。
本周关注点机构调研要点:三元业务整体盈利约4700万,环比下降机构调研要点:锰铁锂产品已经实现满产满销机构调研要点:韩国一期产能2万吨已在2024年年底实现满产机构调研要点: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送样测试机构调研要点5月5日投资者电话交流会
问:2025年一季度,三元业务盈利及环比表现如何,其他业务的亏损情况?答:三元业务整体盈利约4700万,环比下降,主要因为销量减少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进而单吨加工费环比上升。锰铁锂、钠电和前驱体等其他业务合计亏损约7000万。其中,前驱体亏损主要是因为镍钴价格波动;此外,钠电产品放量以及相关费用的增加,也进一步扩大了新业务的亏损。
问:锰铁锂未来的需求和产能展望,何时可实现盈利?答:目前锰铁锂产品已经实现满产满销,主要放量领域有两个一是受政策影响的传统小动力市场,二是公司产品成功进入商务车市场。预计四季度开始将有更多高端车型使用锰铁锂和三元的掺混产品。根据公司规划和客户预测,2026年预计需求继续大幅提升;公司也在着手规划新产能建设,并进一步拓展新老基地产能。盈利方面,当销量突破万吨级后,依托规模化效应带来的供应链优化与工艺降本优势,有望实现盈利。
问:2025年一季度,韩国基地出货量情况;一期和二期产能多少,预计何时达产?答:一季度开工率约60?0%,二季度销量预计有所增长。韩国一期产能2万吨,已在2024年年底实现满产;韩国二期产能4万吨,今年一季度已经开始调试,并将在下半年达产。随着海外客户开发的推进,一、二期总产能预计2026年上半年实现满产,届时,将考虑建设韩国三期工厂,产能约4-5万吨。
问:美国关税政策对三元材料出货的影响?答:受制于关税政策,中国产出的产品已基本不再出售到美国市场,目前出口美国的产品主要来自韩国工厂。韩国是关税洼地,韩国工厂受关税影响较小。
问:公司欧洲订单主要来自哪些客户群体?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与国内头部客户签订协议,助力其开拓欧洲市场;二,与日韩在欧布局企业达成合作,待公司波兰工厂建成后,为其供应产品;三,满足欧洲本土电池厂及车企的需求。
问:公司关于供应链的布局及进展如何?答:今年,公司围绕战略调整,聚焦材料主营业务,涵盖三元、锰铁、钠电等材料,系统推进供应链开发建设。在全球化布局上,公司积极深化与印尼、欧洲上下游企业的资本及商业合作,增强供应链竞争力;同时,协同北美大型客户,参与其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与导入工作。
问:2025年,钠电的资本开支计划以及与大客户合作进展如何?答:公司涉足钠电行业多年,产品迭代不仅局限于材料创新,更延伸至电池应用及BMS系统革新。核心工作聚焦市场导入,涵盖成本测算、商业模式构建、商业路径探索、质量标准制定,以及产线选型与工艺优化。同时将于年内建成6000吨示范产线,旨在开发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产线类型。预计2026-2027年实现产能突破,推动钠电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问:三元材料领域,海外客户出货认证的进展如何?答:自第二季度起,美国市场订单有望继续呈现上涨趋势。尤其第三季度,伴随客户车型订单增多以及大圆柱电池技术成熟,韩国工厂出货量预计将大幅提升。
问: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三元高镍和中镍是否会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答:公司认为,三元高镍与中镍技术路线将在长期内占据主流地位。其中,中镍凭借高电压特性具备显著性价比优势。公司正加速中镍产品研发,并与国内外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实现中镍材料批量出货。待2026年欧洲工厂投产后,中镍材料出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推动国内产线同步承接中镍订单,强化市场竞争力。
问:公司近期在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方面的进展?答:半固态电池领域,公司持续稳定出货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重点研发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2025年一季度,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送样测试,同时正在仙桃基地推进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建设。
问:能否分享下富锂锰基产品更多的细节?答:由于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在容量提升上存在瓶颈,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愈发受到关注。目前行业内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产业化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公司的测试显示,该材料在全固态体系中的容量可达300毫安时每克,且具备一定的循环性能,预计今年年底前可产出相关成果。
问:新国标对三元正极有哪些影响?答:新国标抬升了电池技术门槛,促使电池厂出现分化,综合实力强劲的电池厂优势更为凸显。对于材料厂来而言,新国标虽未对材料本身造成直接影响,却可能波及其部分客户,公司将持续深化同技术实力强的客户之间的战略合作。
问:如何看待磷酸铁锂压实密度持续提高,对锰铁锂产生的影响?答:在应对磷酸铁锂压实密度提升方面,锰铁锂也有对应举措。目前,锰铁锂已完成快充技术研发,可满足4C以上的快充需求,后续还将持续攻关,力求实现2.5至2.6g/cm3以上的压实密度。
问:关于三元正极技术演化的进展,尤其是四元路线和富锂锰基正极的进展如何?答:公司持续开展NCM材料的产品研发工作,目前已有相应产品出货。同时,亦协同大客户推进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开发,产品已实现公斤级送样。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