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进入21世纪,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方式,已然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从机器学习到人工智能的运用,智能制造正在不断推进传统制造业进入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制造新时代。
2017-2024年,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IMAC)连续开展“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案例研究”,共遴选出80项“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案例。成果领域涵盖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纺织、轨道交通、船舶及海工装备、能源装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纺织、建筑焊接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领域涉及工业物联网平台、大数据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在工厂应用、智能制造设备、柔性智能制造产线、云制造系统、智能工厂、大规模定制平台等。
我们将展示智能制造的科技成果和创新应用,感受智能制造带给制造业的变革与创新。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激烈。多品种新能源汽车不断涌现,2024年北京车展上就展出了278款新能源车型。比亚迪凭借丰富的EV、插电式混动、轿车、SUV等多品种新能源汽车开发生产,在新能源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解决多品种汽车的柔性化智能化生产问题提供了典型范例。
新能源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的创新性体现在:
智能车身定位技术:通过工厂信息系统、PLC和全工厂输送吊载具X、Y车身六调节定位技术,比亚迪总装吊具可兼容大、中、小多轴距、多尺寸不同车型共线生产,相较于传统汽车生产吊具只能适配1 - 2平台车型,实现了高节拍、高柔性制造,生产水平国内领先。
承载与非承载车型共线生产:开发不同车身合装小车和抱具并智能切换,创新设计了国内首创的非承载车与承载车合装交接流程,通过高柔性化托盘自动切换及吊载具的自动转接系统,解决承载车与非承载车身与底盘合装问题,实现两大种类车型柔性生产。
拧紧防错技术:通过联网防错、角度监控、电子围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车型、工位定点/定区智能拧紧防错,拧紧合格率提高到99.9%。此外,还通过拧紧控制防止同一台车同一个螺钉被多次打紧、拧紧打滑等问题,声光报警锁定拧紧轴;利用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定点、定区范围内工具可操作,超出区域不能工作,异常故障联动停线,工位锁定故障不解决不放。
多种视觉方式及车辆远程诊断融合:行业首次将单目、双目、红外线等多种视觉技术与车辆远程诊断技术融合,车辆自动进行功能检测,视觉系统自动进行功能识别,实现电子控制到负载执行端的全链路无人化检测。
新能源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的引领性体现在:
智能车身定位与高节拍生产技术融合:通过多车型智能车身定位、承载和非承载车共线,以及智能共轨转高节拍转接通技术,比亚迪在MES系统控制下实现多车型共线,引领汽车总装高柔性、超高节拍生产。
车身定位与拧紧联网防错技术融合:利用生产线车辆定位跟踪、电子围栏技术和车型拧紧联网系统信息联通管理控制,实现每台车智能拧紧智能防错,提升汽车拧紧质量和智能化水平。
远程诊断与AI识别技术融合:通过车辆网络,将远程诊断、图像AI识别等技术一体化开发运用,实现车辆自动执行功能诊断,利用视觉技术识别判断执行结果,实现无人诊断,引领无人化技术发展。
比亚迪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技术在公司内部得到标准化推广,并应用于海内外工厂项目,极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的先进化水平,有力推进了智能制造的应用和发展。
高飞团队在《Science Robotic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关于举办2025年度浙江省高校电气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论坛的通知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浙江省自动化学会”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
原标题:《【科创前沿】新能源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中国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案例展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Android版
iPhone版
iPad版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