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说明:兴动棋牌麻将开辅*助真方便,使用方法也简单,自动能力较强,后台运行很方面,需要添加微信【9272918】安装软件,把软件安装好了之后,就可以自由使用软件。使用方法:和对方谈价格,诚信交易就可以,买了对方的第三方软件之后,就可以随时自由使用辅助了。 来源:新经济观察团 距离《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简称《助贷新规》)正式实施已不足百日,监管层持续强化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管理、压实自主风控责任。对于区域性银行而言,这场关乎业务结构优化与风险合规的百日冲刺,已箭在弦上。 作为资产规模逼近2500亿元的山东地区城商行,济宁银行近年来业绩发展亮眼,净息差表现超群。但在5月6日,一纸关于泰安分行贷款“三查”不到位的35万元罚单,将济宁银行在贷款方面的隐忧曝出。加上个人贷款业务过度依赖互联网助贷模式、资本充足率低于均值等问题,都意味着该行亟需在新规落地前牢自主风控堤坝,并优化收入结构、补足资本。 01 近四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净息差远超行业均值 济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济宁市城市信用社,后改为济宁市商业银行。自2009年11月更为现名以来,该行逐步实现了根植济宁、辐射全省的发展布局。截至2024年末,共设立菏泽、枣庄、泰安、淄博、临沂、日照、聊城7家分行,13家一级支行,营业网点105家。 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城市商业银行,济宁银行的股东结构以国资为主导,结合民营资本形成多元化持股模式。该行主要股东包括济宁市财政局、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其中济宁市财政局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6.03%?。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济宁银行的经营业绩也水涨船高。新经济观察团统计发现,2021-2024年,济宁银行分别实现营收36.43亿元、39.76亿元、50.94亿元和56.92亿元,增速分别达到16.02%、9.14%、28.12%和11.74%,除2022年增速为个位数外,其余年份均保持高速增长。 进入2025年后,济宁银行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20.63%。 与营收的强势增长相比,济宁银行的净利润也在增长,但波动较大。2021-2024年,该行净利润分别实现9.48亿元、10.02亿元、11.35亿元和12.73亿元,其中2021年增速高达46.52%,2022年增速缩水至5.7%,随后两年保持了双位数增长。但进入2025年后,盈利态势有略回落至8.90%,净利润为3.06亿元。 与此同时,根据此前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公布的《济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24年度根据评级报告》(以下简称《2024年评级报告》)显示,2021年-2023年,济宁银行净息差分别为3.40%、2.95%、3.19%,远高于商业银行同期均值2.08%、1.91%和1.69%。 虽然在2024年,该行净息差回落至2.97%,但进入2025年后,净息差水平再度拉升,第一季度达到3.01%。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核心标尺,济宁银行的净息差表现,已经证明这家银行的盈利能力明显超出行业平均水平。 02 互联网助贷占个人贷款近八成,收入结构单一被点名 业绩高速增长、净息差秒杀同行背后,是济宁银行近年来依靠个人贷款,特别是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实现快速发展。根据公开信息,济宁银行合作了腾讯、京东、百度、阿里、网商等头部互联网平台及银行,推动了零售业务的转型以及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的迅猛扩张。 众所周知,互联网贷款业务都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因此能够助力银行取得较高的利息收入,从而提升整体息差水平,带来业绩增长。尤其是在2021年以及2023年,济宁银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为45.7亿元和59.3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0.22%、28.27%的两位数增长。 进入2025年后,济宁银行的利息收入再次增长,第一季度,该行录得利息支出12.52亿元,相比上年一季度增长4.42%,达到11.99亿元。同期实现利息收入30.4亿元,而上年第一季度为26.7亿元,增长13.86%。 按此计算,2025年第一季度,济宁银行利息净收入17.88亿元,去年同期为14.66亿元,增长22%。 与此同时,济宁银行的个人贷款占比在2021年末达到了44%,2022年末飙升至50.77%,虽然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下降,至39.86%左右,但仍超过以个人贷款业务见长的城商行巨头宁波银行,后者2024年末个人贷款占比为37.79%。 《2024年评级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末,济宁银行个人贷款和个人存款规模均保持增长。互联网渠道仍是个人贷款重要的展业渠道,截至 2024 年 3 月末,公司互联网贷款规模284.31 亿元,其中,联合贷款中公司发放的贷款余额64.79亿元、助贷业务余额219.26亿元(即占比约77%)。同期末,该行与单一合作机构及其关联方发放的贷款余额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为24.00%,符合监管要求。 同样,《济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23年度跟踪评级报告》同样显示,互联网仍是济宁银行个人贷款重要的展业渠道,截至 2023 年 3 月末,该行互联网贷款规模313.70 亿元,其中,联合贷款中公司发放的贷款余额32.90亿元、助贷业务余额 279.24亿元(即占比89%)。同期末,该行与单一合作机构及其关联方发放的贷款余额占一级资本净额比例为7.86%,符合监管要求。 可以看出,与2023年一季度末相比,2024年一季度末济宁银行的互联网贷款规模从313.70亿元缩水至284.31 亿元,降幅9.4%,其中助贷业务的余额下降了约60亿元,占比也从近九成下降到八成左右。可见济宁银行在有意识地降低对助贷业务的依赖,但短期内仍为个人贷款的主要来源。 根据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济宁银行相关投诉量为155条,主要涉及与京东金融、借呗等平台的合作,包括催收问题、信息泄露等等。 由于依赖贷款业务赚取的利息收入,济宁银行也受到监管警告。2024年10月,济宁银行在官方网站发布《市委第一巡察组向济宁银行党委反馈巡察情况》中显示,该行被巡查组指出,存在收入结构单一、下属控股银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今年5月6日,泰金罚决字〔2025〕3号-4号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济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分行及时任行长何瑞东双双上榜。 此次处罚中,济宁银行泰安分行所犯的是贷款“三查”不到位这一问题。所谓贷款“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是银行防控信贷风险的关键防线。 贷前调查不深入,就难以摸清借款人的真实资质、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让那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人轻易获得资金;贷时审查走过场,无法精准评估贷款风险,导致不合理的贷款审批通过;贷后检查缺失,则无法及时察觉贷款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在以上关键环节中,济宁银行泰安分行的失职,相当于将信贷资金置于风险敞口之下,不利于自身的稳健发展。 在依赖贷款业务的另一面,就是济宁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表现不佳。 以非利息收入中较为关键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数据来看,2021年-2024年,济宁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为-12.09亿元、-10.95亿元、-13.31亿元、-12.6亿元,始终处于流出状态。这部分收入的流出,也成为拖累济宁银行整体收入的关键因素。而这种业务结构,在新市场环境下也势必面临调整。 03 资本充足率低于均值,新规下发前积极求变 为改善问题,济宁银行积极求变。一方面,该行严控风险质量,近年来不良率表现平稳。 除了2022年轻微上升0.06个百分点外,2021-2025年第一季度,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不断下降通道中,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0%、1.36%、1.33%、1.18%和1.14%。 与此同时,济宁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情况也逐年好转,同不良贷款率类似,除了2022年有所下滑,2021-2025年第一季度,大部分时间在增长中,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227.67%、217.03%、265.09%、300.22%、329.58%,为抵御资产质量下行做足准备工作。 不过,由于贷款业务规模拓展较快,该行资本充足率近年来并不稳定,呈跌宕下降趋势。 2021年至2025年一季度末,济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2.95%、13.21%、13.25%和12.86%,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46%、10.43%、10.85%、10.46%、10.1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分别为9.32%、8.61%、9.26%、9.04%、8.78%。 而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5.7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0%,济宁银行的三项指标均低于行业均值,亟需补足。 进一步看,在贷款业务方面,助贷新规的发布依旧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新规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应当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平台服务、增信服务的费用标准或区间,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明确综合融资成本区间,同时明确平台运营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息费,增信服务机构不得以咨询费、顾问费等形式变相提高增信服务费率。这都对该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合作商管理、收费等流程提出了更高要求,短期内可能造成一定的业务波动,对其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该行也在多措并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刚刚过去的5月,济宁银行成功获评中国标准化协会“A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认证,成为全国金融机构首家AAAAA级标良企业,在经营管理、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又迈上新台阶。 济宁银行围绕解决中小银行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模式粗放、产品单一、流程烦琐、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全国城商行中率先开展标准化建设,通过搭建全领域标准体系,打造标准化产品,塑造标准化流程,经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如今,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济宁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管理模式、发展路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也对该行适应助贷新规下的更高的风控要求打下了基础。 对济宁银行来说,未来机遇和风险并存。业绩发展与风控进化仍需进行双重把控,否则新规落地在即,尽快完成底层能力的再造,将决定济宁银行接下来数年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