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四川)榜单近日发布,在高教领域引发强烈反响。这份榜单展现了四川高校蓬勃发展的活力,以及在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
省属高校的崛起与角逐: 宜宾学院的逆袭最为引人注目。作为全省首家入驻三江新区的高校,它以全国461位的排名,一举打破既有格局,成为最大黑马。这与其积极探索产教城深度融合模式密不可分:锂电产业学院深度嵌入宁德时代产业链,毕业生属地就业率高达83%;与五粮液集团合作的智慧农业学院,培育的宜香优2115酿酒专用粮品种亩产增幅达18%;更令人瞩目的是,该校专利申请量同比激增152%,其中6项储能技术专利成功转让,交易额达千万元级别。教育专家认为,宜宾学院的成功经验,正为地方院校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成都大学作为市属高校的领头羊,以全国272位的排名刷新历史最佳成绩。依托大运会遗产转化工程,该校新建的运动医学中心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生物与医药学科成功入选“双万计划”。 2021至2024年,其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增长了惊人的217%,尤其在智慧旅游领域,与携程集团共建的产业学院每年输送超过300名数字化人才。 校长在年度报告中强调,市财政专项支持资金较三年前增长46%,为学校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两校的排名差距仅为11位(全国分别为153位和164位),这反映了师范院校的强劲增长势头。川师大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师范建设,成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增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交叉学科,科研经费更是连续三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成中医则凭借中药创新研究院的突破,全球首获3项中药复方国际专利,其附属医院年门急诊量突破600万人次。两校在软科评价体系中的学术声誉指标仅相差2.3分,呈现出专业建设上的差异化竞争。
省内龙头高校的稳健表现: 四川大学继续稳坐省内第一把交椅,全国排名第20位。电子科技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国第26位。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分别保持第三、第四的位置。西南石油大学首次挺进全国前120强(112位),四川农业大学(113位)和成都理工大学(127位)则持续巩固其在工科领域的优势。
其他高校的亮点: 西南科技大学继续蝉联非省会城市高校冠军(212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326位)在民航领域保持绝对优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65位)凭借“东数西算”战略,大气科学学科评级提升至B级;攀枝花学院(464位)则依托钒钛资源优势,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进入全国前40%。
展望未来: 这份榜单不仅体现了四川高等教育多点开花的良好生态格局,也预示着双城经济圈建设正深刻地重塑着高校竞争版图。未来三年,随着更多教育专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四川高校有望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