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梦
编辑|辣么说
暑假本该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可广东佛山到桂林的1000公里旅途,成了一个9岁男孩难以磨灭的噩梦。
一个五座小车,硬生生塞进了七个人,还有两个婴儿车。
最让人揪心的,是孩子的“座位”——不是车座,而是闷热、逼仄的后备箱,你能想象吗?
在车里吹着空调的“家人”有说有笑,孩子却像行李一样,被丢进黑暗里,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爱,到底算什么?
9岁男孩坐后备箱:一场明目张胆的漠视
故事的起点并不复杂,暑假的一天,9岁的澄澄跟着亲爸、后妈、爷爷奶奶,还有后妈带来的儿子和婴儿,挤上一辆五座车。
六个大人孩子,车厢里连个脚都难伸直,刚上车,澄澄想坐后排,爸爸一句“没位置”,直接把他赶去后备箱。等他钻进去,爸妈又往里塞了两台婴儿车。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七月天,太阳火辣辣,后备箱像蒸笼一样,空气一点都不流通。
澄澄只能侧着身子缩成一团,膝盖顶着胸口,头顶还顶着隔板。
一路高速,车在颠簸,婴儿车滑下来直接砸在孩子头上。前面车厢里的人,空调开得呼呼响,聊天、吃东西,没人问一句后备箱里的孩子怎么样。
几百公里路,孩子在黑暗和闷热中煎熬,连水都不敢喝,怕自己一开口就被嫌弃。
最让人心疼的是,这不是澄澄第一次被这样对待。他早就习惯了忍耐,早就明白在这个家里,自己就是那个“多余的人”。
暑假快结束,妈妈才终于见到儿子。孩子手舞足蹈描述怎么缩进后备箱,妈妈气得直发抖。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亲生骨肉,居然被当成行李一样,扔在铁盒子里,晃了几百公里。
亲爸回应:他愿意的,坚决不道歉
事情曝光后,舆论炸了锅。网友们一片骂声,质问亲爸是不是人,爷爷奶奶又在干嘛。
可让人更震惊的,是澄澄亲爸的回应:他承认孩子被安排坐后备箱,但却坚称“不是故意虐待”,而且还说“孩子自己愿意的”。
你没看错,亲爸的逻辑就是:车上座位不够,小孩要去旅游就得坐后备箱,不想坐就别去。
还说“问过孩子意愿”,孩子同意了,这不是虐待。
甚至强调自己“每年花五万块让儿子读私立学校”,对孩子已经很好了。
这是什么荒唐逻辑?难道给点学费,就能抵消把孩子扔进后备箱的危险?
难道9岁的孩子敢说“不”?你给他选择权了吗?是愿意坐后备箱,还是留在家里,哪是选择?分明是威胁和逼迫。
更离谱的是,亲爸面对法官时,依旧坚持“没什么大问题”。
他只承认车辆超员,其他都没问题,坚决不道歉。甚至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反过头来告妈妈“侵犯隐私”,还狮子大开口要赔偿30万。
结果法院没支持,反倒认定他精神虐待孩子,判了抚养权归女方。
可到头来,亲爸一句道歉都没有,连户口和上学资料都不肯交,孩子足足辍学了8个月。
亲爸后妈正脸曝光,一看就不是善茬
舆论发酵后,亲爸和后妈的正脸照片在网上曝光。
网友们看了直呼“不是善茬”。后妈的面容被形容为“凶悍”,气场强势,整个人看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更让人愤怒的,是她对澄澄的态度。
后妈不仅对澄澄冷淡,还时常当着孩子的面破口大骂。
孩子受了这么多苦,后妈全程冷眼旁观,甚至变本加厉。
与其说是继母,不如说是“后妈”这个词的负面典型。
而爷爷奶奶呢?亲孙子被塞进后备箱,眼睁睁看着,却一句话都不说。
网友气愤:“这样的爷爷奶奶,太没人性了!”
有的网友说自己对孙子外孙都比命还重要,这样的冷漠实在让人心凉。
亲妈拿回抚养权,曝更多,坐后备箱只是冰山一角
这场家庭风暴,并不只是一场“后备箱风波”。
澄澄的亲妈汪女士,在发现孩子的遭遇后,气到浑身发抖。
她第一时间选择用法律武器维权,最终在2024年11月拿回了孩子的抚养权。
可回到亲妈身边后,孩子才敢慢慢透露更多细节,坐后备箱只是冰山一角。
之前的生活,澄澄长期被精神虐待。后妈冷暴力,亲爸还逼着孩子骂妈妈,扣着看病证件不让用,连正常吃饭都成了奢望。
孩子生病,证件被扣,耽误了治疗,孩子没床睡,被赶去睡飘窗。
澄澄甚至说,自己都习惯了在家里被当成“拖油瓶”,没人关心他的感受。
而在争夺抚养权的过程中,亲妈还遭遇了对方的辱骂和人身攻击。
去要证件被殴打,想为孩子上学找学校,对方拒不配合,孩子被迫辍学好几个月。
亲妈实在看不下去,辞掉海外高薪工作,开车1400公里回来陪伴孩子。
她只想要一个公道,一个道歉,可对方不仅不悔改,还用各种手段阻挠,甚至告亲妈侵犯名誉权,勒索赔偿。
恶心一幕发生了,部分网友认为生母为了抢夺抚养权耍手段
网络发酵之后,评论区出现了两极分化,一边是愤怒的网友,痛斥亲爸后妈冷血无情,甚至扒出他们的各种背景。
另一边最恶心的是,却有一部分网友选择“洗地”,坚决不相信生父会虐待亲生儿子。
这些人认为,孩子父亲不过是因为座位紧张,临时让孩子坐后备箱,这种情况很多家庭都遇到过,不至于上纲上线到“虐待”。
甚至还有人怀疑,是不是孩子母亲为了争抚养权,故意把事情闹大,博取同情,逼着前夫道歉、赔钱。
最无语的是,是当亲妈带着孩子去4S店还原现场,收集证据时,亲爸一家不仅不配合,还当着孩子面破口大骂,言语污秽不堪。
户口、学籍、证件,能扣就扣,能赖就赖。
哪怕法院判决了,依然死死拖着不交。
孩子明明已经归母亲抚养,却因为缺失资料,差点没法上学。
而孩子的内心呢?那一千公里的后备箱旅程,已经成了永远的噩梦。
澄澄说自己经常做恶梦,醒来满头大汗。童年本该有的阳光,变成了阴影。
网友说,这样的父亲,配做父亲吗?“生而不养,养而不爱,皆是罪孽。”
结语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伤痕却能伴随一生。
澄澄的遭遇,揭开了重组家庭里无数被忽视的角落。
坐后备箱不是小事,是命悬一线的危险,是冷暴力下的麻木。
最寒心的不是车厢的高温,而是至亲的冷漠和推卸责任。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看法,别让“父爱如箱”成为中国家庭的笑柄,别让孩子在阴影里长大。
愿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