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开讲!带你了解学院概况
一、学院简介
1.历史沿革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于1997年由原土木工程系、水资源与港湾工程系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合并成立,下设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港口工程系、高新舰船及海洋装备智能设计与船海工程管理系、海洋工程与智能海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6个教学科研单位。
2.办学理念与学科定位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一直秉持“兴学强国”的办学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类卓越工程人才。
二、学科介绍
1.重点学科与评估排名
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
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
学科评估结果: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一级学科A类,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B类。
2.优势学科介绍
土木工程侧重于智能建造和绿色建造,水利工程侧重于智慧水利和水文水资源数字孪生,船舶与海洋工程侧重于高新舰船与高端海洋装备的智能设计与制造。建工学院的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即3S战略,分别是安全(Safe)、智能(Smart)、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这是建工特色的精工智造内涵,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棠芯安利!解锁教学资源
三、研究生招生专业
1.硕士点专业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2.博士点专业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技术与管理、水利工程、风能工程、岩土力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管理、土木水利、海洋资源与环境
四、教学资源
1.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研究生导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等;学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同时建有卓越的国际水平研究团队,包括大型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智慧流域,水利水电枢纽安全与多能互补运行,海岸工程、智慧港口及海洋可再生能源高效开发,水利工程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结构工程抗震、抗爆与防灾减灾,岩土与地下工程先进建造与安全,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新体系及船舶海洋工程结构与安全。
2.科研平台
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创新基地、地震工程综合模拟学科创新基地6个国家级平台基地以及12个省部级平台基地。
五、国际交流
日本京都大学:2021年签有交换生协议和学术交流协议;
日本名古屋大学:2024年签有交换生协议和学术交流协议;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自2021年起每年选派联培博士和联培硕士。
就业知多少?研维告诉你
六、就业
1.就业率
2024届硕士就业率96.31%,2023届为96.77%,2022届为97.67%,三年平均为96.92%。
2.就业单位
60%以上就业单位是大型国有企业,其次是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
七、学院其他特色
1.校企合作
学院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促融合、协同育人谋发展”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自2022级起,招收校企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博研究生30余名。学院通过研讨建立和完善定期沟通交流机制,依托企业工程实践基地,结合天津大学工科优势,培养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更好地服务国家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需要。
2.产学融合项目
建有3个天津市产教融合工作站,包括:天津建成基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天津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站以及天津大学-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研究生工作站。
2025年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