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迎来四十周年院庆。四十载春华秋实,北大光华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中应运而生,也在这一进程中不断成长与蜕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这四十年,是北大光华不断迈进的四十年。以厉以宁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光华人留下的教育理念,历经岁月的沉淀,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光华人。
为庆祝这一重要时刻,学院将围绕光华40周年推出系列回顾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每一位讲述者都将带领我们回溯光华的过往岁月,重温那些重要的历史时刻、关键的发展节点,以及他们在光华的亲身经历与深刻感悟。他们将分享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探索与突破,讲述如何以智慧和汗水为光华的学术大厦添砖加瓦;他们也会畅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点滴故事,展现光华如何为社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及商界领袖……
让我们跟随他们的笔触,走进光华的四十年,感受学院深厚的底蕴、蓬勃的活力与不变的初心。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回顾往昔,展望未来,共同见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迈向新征程的坚定步伐。
北大光华任教二十年
谈谈案例教学与案例中心建设
王铁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
2006年9月,我从英国伦敦商学院博士毕业后,加入北大光华当时的战略管理系(后合并为“组织与战略管理系”)。从那时起,我在光华任教已近二十年。这二十年间,我有幸教过2005级至今的光华学子。对教师而言,“桃李满天下”是最好的祝福与褒奖。能在北大光华这一平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实属难得的福分,每念及此都心怀感恩。
2007年6月战略系教师研讨合影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战略管理这一领域,案例教学法几乎在各大商学院的教学中得到普遍采用。回顾我在光华任教这二十年,也是光华案例教学和案例建设不断推广和深化的二十年。
缘起:案例教学法的引进、消化与本土化发展
2006年秋季学期,在时任系主任武常岐老师及同事支持下,刚回国的我承担了MBA05P1班“战略管理”必修课教学。当时光华MBA在职班学制三年,必修课多为3学分,每周授课三小时,持续十二周。和许多新教师一样,我的教学生涯在兴奋、紧张与些许焦虑中开启。备课中,同事们无私分享让我获益良多,师承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伦敦商学院时,博士生需参与MBA课程助教工作,我借鉴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尤其重视案例教学法。
我留存的2006年秋季教学大纲显示,当时12次课全用案例辅助教学,但因刚回国对国内案例资源了解有限,所选案例多来自哈佛商学院、毅伟商学院等机构的英文原版或其中文译本,仅一个来自北大光华——“TCL多元化战略”。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北大管理案例中心(下称“案例中心”),该案例收录于厉以宁、曹凤岐主编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丛书》(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为案例中心杜烨,指导老师为何志毅。
2007年秋季,我给2006级两个MBA在职班授课时,新增了一个中国原创案例——同系周长辉教授2005年发表于《管理世界》的“中国企业战略变革过程研究:五矿经验和一般启示”(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2022年他出版专著《以战略的名义:中国五矿集团1997—2004》并赠我)。
加入光华后,我逐渐加深对案例中心的了解,2013年起先后兼任执行主任、联席主任,参与中心建设。我深切体会到:案例开发与案例教学是案例建设的一体两面。案例中心早在2000年4月成立,隶属北京大学,依托光华师资,25年来聚焦中国管理实践,以开发优秀案例、推进案例教学应用为使命,支撑教学、研究与创新。
案例教学法的普及离不开国际经验借鉴。哈佛商学院1921年开创商科案例教学,百年积淀形成了完整的案例开发与发行体系,其案例不仅带来国际影响力,还创造了可观收入。光华自2004年起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哈佛案例教学培训(早期为PCMPCL项目,后改为Glocoll),内容涵盖教学原理、课程设计、案例手册撰写等。2004年首批学员是何志毅(时任案例中心主任)和周长辉(后任第二任主任),截至目前已有50名光华教师参与。依托这些积累,光华案例教学从引进消化逐步走向“立足本土化、兼顾国际合作”。
2013年7月王铁民在哈佛参加案例教学研讨培训
深耕:完善案例建设价值链
2013年前后,在江明华教授(第三任主任)及历任团队基础上,金李教授(第四任主任)在院领导支持下,建立并扩大全职案例研究员队伍,虽有人才流动,仍保持约10人的精干规模。
商学院教授在案例上的精力投入受专长、学院激励、教学需求等多因素影响,全职研究员的加入为教师开发案例提供了助力,缓解了时间分配压力。随着研究员队伍壮大与案例数量提升,流程与制度建设提上日程。案例中心逐步健全了覆盖全价值链的制度,包括立项申请、津贴标准、入库规范、使用登记、官微运营等。案例被广泛用于各类课程,并且通过举办“北大案例大讲堂”系列活动的形式,邀请业界嘉宾到校分享,让课堂更贴近管理实践。
赋能:案例教学的价值延伸
2020年以来,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为案例教学注入新动能。从光华官网“教授研究”入口,师生、校友和同行可一键进入案例中心网页,通过“电子案例库”按学科、行业等维度快速检索案例。
更具创新性的是,张影教授(第五任主任)带领团队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学场景的应用。2024年3月,案例中心组建专项小组,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升级“豆角”(TeachPod)人工智能教学助手,获北京大学2024年“人工智能助推课程建设项目”重点立项,目前仍在优化中。
围绕学院发展战略,案例中心拓展业务以延伸价值:通过强化评审提升案例质量;推进与国内外渠道合作,向全球院校开放优质案例,促进学术共同体建设;鼓励英文案例撰写、翻译代表性中文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出版案例集分享成果——2025年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从三百余个入库案例中精选出版《创新:企业快速成长引擎》《战略:领军企业的领先之道》《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构建》,献礼光华四十周年院庆。
2025年6月第四届光华案例日案例集新书发布
此外,案例中心还参与教育部专业学位中心的国家级案例建设,包括主题案例开发、企业案例研究基地建设、精品课堂视频制作,牵头北大、清华、人大等单位完成“中国特色教学型案例标准研究”课题等。
站在光华四十周年院庆的节点回望过去,案例教学法始终为光华的教学和创新提供“源头活水”。从最初的“拿来主义”到如今的“中国特色”,从课堂教学到社会服务,案例教学和北大案例中心建设的内涵不断拓展。展望未来,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将继续帮助我们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既保持着与国际前沿的对话,又深深扎根于中国实践的土壤;既传承知识的火种,又赋能创新的涌现。
王铁民,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领域为企业间合作战略以及跨国经营中的控制与协调。她曾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汽车制造企业在华筹供战略及其对零部件供应商绩效的影响"、北京大学光华-思科领导力研究院项目"Procurement strategies of automakers in China & their dyadic performance impact" 等多项研究。
王铁民在光华管理学院为MBA、EMBA和EXED等项目讲授多门课程,包括:战略管理、跨国经营管理、战略与企业成长等。2008、2010年她分别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和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教学奖”。
来源 |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排版| 李珅
审阅| 塔娜
近期发布:
涂云东:坚持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丨光华40周年
翁翕:光华四十载 砥砺志敢当丨光华40周年
虞吉海:拥抱未知挑战,追逐自由之旅丨光华40周年
张庆华:在光华发掘学术的光芒丨光华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