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将全面取消绩点”冲上热搜第一,大学生内卷时代结束了吗?
开心田螺
2025-07-29 16:00:56
0

人生不是填空题,不需要标准答案。每一次试错、暂停、转向,都有机会通往新的可能。

——女同事说

#

点赞、推荐,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最近,“北京大学将全面取消绩点”引发热议。

据北大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从2025级学生起,在各类学业评价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记载 ,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

图源网络

北京大学表示,该举措旨在不以单一标准评价学生学业能 力,后续将从设置容错探索机制等方面,优化本科学业评价工作。

对此,很多大学生拍烂手掌:“终于从内卷中解放了,速推广。”

一直以来,绩点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大学生头顶。保研、出国、奖学金评选等等,各大关键节点,都要看绩点,仿佛不卷绩点,不做到最优,人生就无路可走。

有北大女生在终于拿到毕业证后感慨:永远记得那种痛苦感受——焦虑躯体化、人生价值被量化,在对“成功”的单一评价标准和社会低容错率的环境之下,仿佛不拿高绩点、没有好工作,人生就会就此完蛋,仿佛在这场战战兢兢的成长中,有任何一环被落下,人生也再无翻身之时。

图源:小红书@sh

但,就像网络上流传很广的那句话一样,人生有没有可能并不是单一的轨道,而是一个我们“能绕路、能走向四面八方”的冒险?

面对曾经选错的“轨道”,有人转行做动画,进了梦寐以求的公司,她说:“之前那条‘为我铺好的路’,也许稳妥,却并不适合我

有人因病休学,却找到更真实的自己,她说:“‘体面’和‘成功’不是唯一标准,能靠自己站稳活着,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胜利。”;

有人放下考研压力,跑去陌生城市实习,意外找到方向,她说:“人生不是铁轨,不必一步步、计划妥当地走到终点。

他们的选择,或许也无法彻底化解来自时代的焦虑,但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有时候,不按剧本来的人生,并不等于失败,人生没有那么容易“走错”,只是我们还没有允许自己去试。

01

亲戚说这专业稳妥,但她还是转了

高考结束那年,小雨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选择了“环境设计”专业。

他们都说:

“这个专业好找工作,做设计也体面。”

“家里有人从事相关行业,还能提供实习资源”

这条路看起来稳妥又清晰,她也努力说服自己:设计毕竟有共通之处,也许能找到热爱。

可真正踏入大学,走进设计教室,面对一张张施工图时,她渐渐发现,现实远没有想象美好。课程繁琐而枯燥,机械地画图、反复修改,每天对着CAD和草图敲打,创造力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流程困住的重复感。

她越走越纠结,这条“为她铺好的路”,也许稳妥,却并不适合她。

从高中起,小雨就喜欢动画,她曾断断续续做过一些小项目,发布到网络后意外收获了许多正面反馈。

她最喜欢的,是把角色从草稿画到动起来的过程,用分镜讲故事的快感总能让她忘记时间。

所以在大学里,每当草草完成环境设计课程里的工程图作业,她便投入那个自创的小宇宙,直到凌晨灯光模糊,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笔。

那一刻,她常被一种冲动淹没:明明上大学是为追梦,可为什么却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于是,小雨开始思考一个可能彻底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转专业,从环境设计转到动画。

当小雨鼓起勇气向家人提出想转到动画专业时,换来的却是意料之中的反对——“大二才转?大一不就白读了?”“重新来过太晚了吧?”

连身边的同学也劝她:“准备的东西太多了,万一老师不同意,不就白折腾了吗?”

质疑接踵而至,就连小雨自己也开始动摇:一个“不确定的梦想”,真的值得她放弃眼前这条相对稳妥的路吗?

她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要转专业,既不能挂科,还要抽空补修动画课程、做分镜、剪片子,交出能打动老师的作品集。

一度,小雨陷入自我否定。

但内心那个声音始终没停过:这是她真正想做的事。她不想将来后悔。

于是,她咬牙坚持了下来。白天上课,晚上画分镜、剪片子、啃动画理论、做作品集,每天都在透支精力。可每当快撑不住时,她就逼自己想清楚一个问题:“你到底想要怎样的人生?”

大二下学期,转专业申请开启。递交材料时,她手心满是汗,心跳加速。几周后,成功消息传来,那一刻,她几乎忍不住泪水,所有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但挑战才刚开始。动画专业节奏比想象紧凑,技术门槛高。别的同学已有一年半基础,但小雨没有放弃,因为这是她真正想要的世界。

和同学一起讨论角色设计、画面节奏和剧情走向,让小雨找到了归属感。做热爱的事,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快乐。

大三暑假,小雨面试顺利通过,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互联网游戏公司实习,参与到PV动画的制作里。当她第一次在官方网站上看到自己参与的视频动起来,看到评论区的肯定,幸福和成就感瞬间涌上心头。

那一刻,她知道自己选对了路。

我们常常以为,人生只有一次机会,选错就要付出沉重代价。于是我们步步小心,不敢尝试、不敢转向、不敢出错。但事实上,真正让人陷入困境的,不是“走错路”,而是从未允许自己停下来、重新选择。

人生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张可以不断编辑、调整的地图。

所以别怕走错,新的方向,可能让你走出看世界的新路,看到人生的新风景。

02

休学一年,却找到了人生的新节奏

灿灿经历了一场几乎打乱全部计划的“暂停”。

临近毕业,她因甲状腺功能紊乱,免疫系统也处于异常波动状态,被迫休学一年。周围人都在保研、出国、实习、投简历,而她的人生仿佛按下了暂停键。

她知道这是为健康休息,但“大家都在前进,只有我停滞”的落差,让她夜晚不断焦虑。

原以为这段时光只会充满焦虑,没想到,却成了她与自己重新相遇的起点。

灿灿刚开始的几个星期,每天都在和自己挣扎。家人一脸认真地说:“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身体。”她表面点头,背地里却不断刷招聘软件、看实习经验贴,心里想:“完了,全世界都在往前冲,只有我还在原地踏步。”

结果越看越焦虑,昼夜难安。有几天,她甚至开始讨厌自己的身体:怎么一点小病都扛不住?别人忙毕设、面试、拍毕业照,她却像卡住的齿轮,一动不动。

后来身体稍微好转,她实在坐不住了,便开始打工:奶茶店冲单、便利店摆货、商场促销、夜市摆摊……

她不是不想回学校,而是还不能回去——按照学校规定,休学一旦批准,就是以学年为单位,不能中途返校。

她也想过“要不先找个实习”,但一来身体还在恢复期、药物调整仍在进行,状态起起伏伏,无法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二来专业实习普遍有时间要求,而她随时可能被医院叫回做检查。

比起申请不了、坚持不下来的实习,那些能按天结算、说走就走的“临时工”,反倒成了她当时能抓住的现实。

那些日子里,她见过凌晨三点搬完货的大哥,穿着荧光黄马甲,头戴安全帽,像个人形叉车一样疲惫却坚定。

这段经历也让她第一次清楚地明白,“体面”和“成功”不是唯一标准。还有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认真生活,虽不高大上,却脚踏实地撑起自己的人生。能靠自己站稳活着,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胜利。

过去,灿灿也曾自卑,毕竟她没有“研究生上岸”,身上没几个“有含金量”的经历,也不是“offer收割机”,但这段时间每次靠自己挣到一份工资的经历,每顺利撑过一天,她都会在心里默默想:“嘿,其实我也没那么差。”

灿灿重返校园的那一天,校园依旧如常,身边的同学们享受着大学最后一年的轻松时光,而她则要补上一整年的课程,重新调整自己的节奏。

但现在,她不再害怕与别人不同步。

过去,她总以为人生像一道精密的公式,错一步就注定“来不及”,走慢一步就会被时代淘汰。

而现在,她知道人生更像一款开放世界的游戏——可以暂时卡关、掉线、绕路,但始终有选择权。

人生,始终欢迎你回来。

03

放下“人生规划”后,真正开始生活

几年前,小菁终于摆脱了“每天做六套卷子背四十个单词”的高中生活,满怀憧憬地踏入大学。

她高中时听最多的一句话是:“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但现实却让她明白是自己天真了。

周围同学忙着社交、参加竞赛、实习……结识好友,建立“人脉”,前途似乎都一片光明。她开始怀疑自己,觉得与人格格不入。

大三保研初筛时,她成了边缘人,只能随波逐流加入考研大军,没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只因“大家都在考,我也得试试”。

考研的那几个月,小菁每天早七晚十,严格按照计划打卡,像在打怪升级。但她心里清楚,自己没有真正的方向——没有热爱的学校,没有让她心动的专业,连背书都像在完成任务。

直到那道政治选择题反复做错,彻底压垮了她。

那天,她在自习室坐了一整天,脑袋空空,满是慌张。她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在这里?我真的想走这条路吗?”

那一刻,她渴望逃离的不是考试,而是那种被“成功模板”束缚的生活。

她决定先放个假,暂停考研,去外面看看,于是她开始整理简历,投递实习岗位。

刚开始碰壁不断:简历石沉大海,HR已读不回,面试基本都一面挂……终于,有家公司愿意让她实习,虽然明确说“可能没有转正名额”,不过她还是决定去试试。

那份实习在一个离学校和家乡都很远的城市,人生地不熟,但空气中多了一丝自由感。

工作不算难,但她心里始终悬着一根弦——实习转不了正,那接下来怎么办?考研也错过了,未来的路在哪里?

似乎所有路都断了,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未知。

直到一天中午加班结束,她和部门的实习生同事在楼下吃饭,随口聊起各自规划,才发现原来并不只有她“没有答案”。

有同事说:“我也没考研,想早点工作挣钱,不想再考了。”还有人说:“知道不能转正,但这里节奏适合我,打算实习结束再换家更好的。”

他们眼里没有焦虑,只有“正在经历”的平常心。

那顿饭后,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关键从不是有没有走在“标准路”上,而是你有没有真的在经历它。

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开始就清楚方向,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帆风顺地“上岸”。有些人在尝试,有些人在试错,有些人只是在当前阶段尽力生活。

她开始意识到:“没有答案”不是失败,而是试错的经历。

那段实习结束后,小菁并没有立刻找到一份“完美”的工作,但她不再那么焦虑了。她依然会羡慕那些顺利“上岸”的同学,然而更多时候,她学会了接纳自己,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

真正重要的从不是有没有一条“通关式”的路线,而是她亲自走过、拼过,真切投入过的每一步。

那些早起赶地铁、独自摸索、一次次修改简历和硬着头皮去面试的瞬间,都是属于她的积累。

所以,就算暂时看不到结果,也不要害怕去经历。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前进的方式。

在“计划至上”的时代,我们习惯了对人生做出精准计算:高考填志愿要“对口就业”,大学每一步都得“对标上岸模板”,刷实习简历、争保研资格、考各种证书……似乎错一步就要落后一生。

小雨、灿灿、小菁,她们都曾迷茫、焦虑、被贴上“掉队”的标签。可她们没有被定义,而是在暂停中重新整理、在拐弯处重新选择,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走慢一步,不代表落后;绕远一点,不代表失败。真正的“错路”,不是换方向,而是从未问过自己:我真正想去哪?

项飙教授说:“我们容错率极低的人生,每天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不太愿意用这种后果原则来指导自己。”

的确,在一个变化如此剧烈、随机性如此强的世界里,用后果原则指导自己,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上个世纪,供销社曾是最理想的工作单位之一,但几年的时代浪潮,就彻底改变了方向。现在被追捧的“稳定”,在未来也未必不会变动。所谓“正确的选择”,往往只是当下的“正确”。

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次试错、暂停、转向,会意外通往新的可能。

但你会慢慢发现:人生的容错率,其实比想象中大。每一次试错,都是离真实的自己更近一步;每一次重新出发,都是成长的机会。

不是精准踩中每个节点才值得骄傲,而是在偏离中依然不放弃成长和追寻的勇气。

人生不是填空题,不需要标准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终于发现“ 乐乐四川麻将到底要... 终于发现“乐乐四川麻将到底要怎么开挂”!(原来一直有挂)-解密您好:乐乐四川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
实测分享“西南互娱.开挂辅助神...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西南互娱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今日重大通报“新天道牛牛透视挂... 您好:新天道牛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69174242】,很多玩家在新天道...
重大消息卡农炸金花怎么开挂√太...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卡农炸金花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第一财经“ 乐乐安徽麻将到底有...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乐乐安徽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分享知识“ 衢州都莱罗松 到底... 您好:衢州都莱罗松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究竟有没有挂确实能开挂,了解请添加《9503776》(加我们...
科普实测“新皇豪牛牛透视挂辅助... 您好:新皇豪牛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69174242】,很多玩家在新皇豪...
独家讲解“微乐福建麻将.究竟有...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微乐福建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科技热点新幹缐娱乐到底是不是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新幹缐娱乐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第一财经“口袋十三水究竟是不是... 第一财经“口袋十三水究竟是不是有挂”!(确实是有挂)知乎!您好:口袋十三水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