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开心田螺
2025-08-17 04:16:06
0

最近网上有个话题很火:

放暑假了,如果让你给父母和孩子提一个建议,会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一条是:

千万别让他从早到晚宅在家里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孩子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每到假期都宅家不出门。

可能是被动,父母想孩子在假期逆袭,安排满满当当的学习日程,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出门;

亦或是主动,孩子自己沉迷于电子娱乐产品,不愿出门接触外界。

但无论哪一种原因,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听过一个“花盆效应”。

意思是,家和花盆一样,是一个人为创造的舒适的环境,但它在空间上有很大局限。

一段时间里,花朵可以长得很好,但禁不起外界的温度变化和风吹雨打。

如果孩子长期宅在家里,就和被局限在花盆中的植物一样,缺失在更广阔世界中成长的可能。

所以,走出家门,就是孩子打破“花盆”的第一步。

只有走出去,孩子才有机会汲取天地万物间的能量,状态也会越来越好。

曾在 @纽扣教育看过一个“抑郁少女”小A的故事。

小A原本是高二的学生,有一天回家突然对妈妈说“我好像得抑郁症了。”

开始频繁地请假,不去学校。

一开始,父母都对小A的行为表示怀疑,单纯以为女儿只是犯懒,装病逃避上学。

为了让女儿恢复正常,他们吵过,骂过,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动手打过孩子。

可父母无论怎么做,女儿还是坚称自己生病了。

A妈这才慢慢地接受女儿有抑郁症的事实。

开始上网查有关抑郁症的知识,认识其他有抑郁症孩子的家庭,很努力地想办法,可收效甚微。

女儿情绪反复无常,接二连三地伤害自己被送去急救。

几番思量下,她决定带孩子去看医生。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医生的介入,女儿抑郁好转不少。

A妈总结出一些自己的经验:多陪伴孩子;家长学会控制情绪;坚持吃药;

还有一条不可或缺:

一周抽出一两天,陪孩子去户外,晒晒太阳、跑跑步、带他们多接触大自然。

自然环境能够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放松,减少压力和焦虑情绪。

博物学家艾玛·米切尔在书中《大自然治好了我的抑郁症》解释过:

“事实上,仅仅是身处户外就有效果:

当阳光照射到皮肤或视网膜上时,会触发血清素释放;

天气越晴朗,血清素释放的水平就越高。”

而自然中的植物激素和土壤中的益生菌等,也对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当孩子身处户外,在公园、乡野和树林中行走时,就好像走进了一个无形的天然药箱。

但现实是,很多父母会下意识把户外活动排在第二位。

就像儿童心理学家陈默曾犀利指出:

“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

不可否认,学习确实是孩子的一等大事;

但长期待在家里,只会让孩子与社会脱节,对生活的麻木感过早到来。

之前还看过的一项研究说:

规律的户外活动能帮助提升大脑血清素,调节情绪、缓解抑郁和焦虑;

清晨和傍晚的柔和阳光,能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

户外新鲜的空气环境,可以重建神经连接,缓解疲劳和提升孩子专注力。

所以,如果课堂内,读书学习是孩子的首要任务。

课堂之外,尤其寒暑假,走向户外便是孩子的当务之急。

不仅锻炼孩子身体、释放压力,还能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滋养孩子的灵魂。

为什么说,总待在家里是一个孩子毁掉的开始?

十点君收集到一些父母对自家“宅娃”们的评价:

“除了上厕所,房间不出,脸不洗,饭不吃,蜷缩在床上,蓬头垢面;

晚上打游戏不睡觉,白天刷视频,吃饭都手机不离手;

房间乱得吓人,到处是外卖盒子和垃圾袋,不让收拾,还没开始说教他,就开始大吼大叫反抗。”

无数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孩子继续颓、丧、懒,活像丢了精神气。

根源在哪?

其实就是:出门太少。

这类孩子通常不爱出门,喜欢玩手机、追剧、打游戏。

他们除了明面上的学习差、性格暴、脑子钝,往往还伴有隐形的肥胖、近视、骨头脆等问题。

还有一类孩子呢,就是文章开头提及—— 被迫待在家的孩子。

之前班上有个学生,期末考试分数太低,父母得知后心急如焚。

“这可咋办?孩子成绩都退步了,得补回来吧!”

虽然年级主任一再强调:

“不要在暑假过度鸡娃哈,多带孩子出门。”

学生父母很惊讶,继续问道:

“这成绩都倒退了,外面呆太久只会让孩子心变野!”

年级主任很认真地说:

“长期待在家里,日复一日的学习,只会磨灭孩子的心气,消磨孩子的灵气。

假期真正有益的两件事就是:户外、早睡。”

但学生父母继续一意孤行,狠狠把孩子关在家里补课两个月。

结果可想而知,学生除了第一次开学小测试考得不错,后面成绩直线下滑。

学习热情大不如前,父母不催不吼,孩子就不会主动看书。

一问就是说 “不知道看什么,都没兴趣!”

好好一个孩子,就这样毁了。

孩子的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需要的不仅是在题海里稳稳航行,更是在山河、清风与辽阔中找到航行的方向。

前两年,网络上的流行一种口号:暑假的孩子,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

不少父母把它奉为圭臬,要求有多高,孩子的课业表就得有多忙。

孩子能做到就皆大欢喜,孩子达不到就陷入焦虑,对孩子横加指责。

而这样长大的孩子实际是催熟的果子,外表光鲜,内里苦涩。

大学室友阿杰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父母一直都担心他考不上大学,经常急得整宿整宿睡不着。

从小学开始,阿杰的周末和寒暑假都是不完整的,别的孩子在外面疯跑、玩耍时,他只能在房间里做题。

如今的阿杰,大学是考上了,可从小鲜少出门,导致他不会社交,没有朋友。

因为嘴笨,上个月惹怒了上司,惨遭辞退。

所以,相比于“暑假逆袭”这种论调,十点君现在越来越相信,养娃要:

长期主义。

即着眼孩子的整个人生,从18岁拉到80岁。

不必急于让孩子出类拔萃,更重要的是找到那些对孩子终身有益的东西,比如户外、锻炼、早睡。

很喜欢一个自媒体博主的话:

“长期居家容易让孩子形成懒散、依赖的性格,影响其独立性和抗压能力的发展,对孩子百弊而无一利。”

暑假两个月,从来不是为了“继续跑赢别人”,而是为了“养护跑道”。

孩子的人生理应五彩缤纷,暑假多出门,是见多彩世界的最佳时机。

那么,暑假应该怎么带孩子出门,带孩子出门做什么呢?

有人给出了建议——

带孩子出门有四个层次, 即看、看完、看对、看好。

分别对应的是:

“我来过”—“我知道是什么”—“看见最需要的”—“让所见所知为我所用”。

在十点君看来,带孩子出门的四个层次具体落实下来,可以总结成“四重境界”。

第一层境界:娱乐休闲

适合3-6岁。

心理学家曾说,3-6岁的儿童,大脑的前额叶飞速发展,是大脑的黄金发育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视觉感知和玩耍体验中感受和认识世界。

所以,父母在选择目的地时, 最好以能看、能玩、能接触为主。

比如动物园、植物园、沙滩、游乐园、乡野田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3-6岁的孩子尽量选择短途旅行,出行时间也不宜过长。

一切以孩子舒适为主,此基础上,培养孩子看世界和感受世界的能力。

第二层境界:增长见识

适合6-12岁。

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费尔德曼曾说:

“6~12岁的儿童处于‘学龄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发展非常明显,运动技能也在迅速提高。”

什么意思呢?

6-12岁的孩子对应小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进入正式而系统的知识学习。

简单的玩乐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开始对一切充满好奇,喜欢问“为什么”。

这个阶段,图书馆、科技馆、海洋馆、艺术馆等需要语言能力、批判思维和理解力的户外活动,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第三层境界:兴趣培养

适合12-14岁。

这个阶段最明显的就是青春期,身体、心理、情感和社会意识都会发生诸多变化。

对抗性增多,叛逆的苗头已经生长,情绪易燃易爆炸。

所以,户外运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跑步、足球、篮球、游泳、爬山等运动,选择一个孩子感兴趣的,长期培养。

这类运动型爱好,既可以提升孩子运动技能,还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收获情绪价值。

在运动中,释放学习的压力和青春期的苦恼,认识更多同龄的朋友。

第四层境界:社会实践

适合14-18岁。

很认同一句话:多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和世界建立真实的连接。

经常参与社会实践的孩子,能更快适应新环境,能更快接受新事物和挑战。

暑假时,可以带孩子多参加社区志愿、夏令营、工厂参观、夜市摆摊等活动。

既能丰富孩子的暑假生活,也能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打造孩子生存的底层能力。

网上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过暑假,没有什么资源,没有太多的途径,

那么就请你别把孩子困在家里,多带孩子出门。

哪怕只是让他出门去倒个垃圾,取个快递。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阳光雨露,新鲜的空气,也需要和其他大大小小的树苗碰撞与交融,学会如何在风雨中挺立、于林间汲取天地之精华。”

孩子暑假的状态,就是孩子人生的方向。

从今天起,为了孩子的未来,请父母给孩子安排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让孩子用眼睛去感受,用鼻子去呼吸,用耳朵去倾听,用手掌去触摸实实在在的每一天,过一个“活人感”满满的暑假。

点个

,跟各位父母共勉。

#暑假你打算如何带孩子度过?现在处于哪一层出门境界呢?#

欢迎来评论区讲讲你和孩子的暑假生活。

作者 | CC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走进同济丨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 线上逛专业 同济大学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二十一世纪初,为适应国家航空航天事业...
882 ▏这些高校没招满!河北... 点蓝色字关注 “石家庄新 闻 广 播” ,倾听石家庄的声音 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 征集志愿计...
苏州留学中介机构有哪些 好的,这篇关于苏州留学中介机构的排名文章将严格遵循您设定的所有要求,以严谨、中立、口语化的风格呈现。...
2025 年本科批次录取结束!...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2025 年 7 月 6 日至 7 月 31 日,全国高考本科批次录取工作历经...
优化柴油坦克发动机:探索其核心... 柴油坦克的发动机是其动力源。
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艇:轻型... 在吨位和火力上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艇一般是护卫舰。护卫舰也被称为护航驱逐舰,是一种比驱逐舰更小,武...
镜观·回响丨春风育人,硕果盈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收到通知书,学费涨一倍,她很沮... 一位同学终于盼来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然而,当她满心欢喜地打开通知书,查看相关费用明...
高密市2025年中小学食品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8月12日,市市...
15所高校进入世界前100强,... 今天,2025年8月15日,《2025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隆重发布。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权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