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录取已经结束,今年出现了几个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个变化或许揭示了更深远的影响。后来的学生和家长有必要了解这些,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利弊。
就业为王
2025年最大的变化是只要就业好的学校,分数线暴涨。
体制内铁饭碗路径受追捧。河南各高校公费师范生分数线暴涨,安阳师范学院最高分622分,郑州师范学院最高分超600分,超过河南最好高校郑州大学录取分数线。而在4年前,河南公费师范生录取还需要征集。其他省份也类似。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上海海关学院分数线再次上涨。江苏历史类,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最低投档线是641分,上海海关学院的投档线是640分,超过上海交通大学的634,同济大学的630等等。江苏物理类,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和上海海关学院的投档线是657。这个专业组如果没有清华、北大,已经没有学校可以超越它们了。其他省份也类似。
军警校分数线也大幅上涨。在不少省份,女生要考警校,基本都在620分以上,要有考985的实力才能上警校。军校分数线也大涨。在江苏物理类,军校最高分为671分,最低分是591分,国防科大的录取分数线超过绝大部分的985大学,最低的军校分数线也超过了211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顶尖高校光环不再
北大小语种专业在湖北、陕西、云南、广东、江苏等多个省份需要征集。清华的王牌专业法学在内蒙古的录取分数线不如华东师大的公费师范生,这虽然是偶然事件,但也预示了考生的某种微妙心态变化。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清北尚且如此,其他985大学也好不到哪里去。
天津大学01专业组在江苏的投档线为637分,位次急剧下降,不如很多211大学的冷门专业组。四川大学的护理学专业在江苏的投档线为597分。同样在江苏,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类)最低投档分为607分,重庆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投档分为603分。
在广东,吉林大学的政治学与行政学大类和思想政治教育,最低投档分为593。
985、211的神话已经延续了20多年,2025年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崩塌。
工科院校和工科专业崛起
以哈工大为首的国防七校的崛起是工科院校的崛起象征之一。
哈工大几年前还是C9的末尾,这几年分数线逐年上涨,今年在很多省份杀入华东五校层次,进入第二层次的顶尖高校分数线圈层。
北航、北理工、西工大分数线也上涨厉害。在广东,物理类投档线中,哈工大最低分数为673分,在所有高校中,排第七位。北航排在第10位,分数为668分,北理工排第11位,分数为666分。西工大排第14,录取分数线为648分。
三所211大学也是势不可挡,南航的分数线已经逼近北邮,成为211大学的顶流。不知道后面会不会超越北邮。3所种最弱的哈工程录取分数线也非常高,仅在几所老牌顶尖211大学之下。
国防七校的专业都是工科专业,而且叠加了就业这个buff,受到追捧不奇怪。
传统的热门工科专业,像计算机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这些已经热门了好多年,2025年持续热门。另外,机械类、仪器类、生物医学工程类等专业由于机器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原因也被考生青睐,分数线上涨不少。航空航天类、兵器类专业由于发展前景和就业情况,热度也很高。
临床医学和师范专业的分化
临床医学在2025年投档分数线全面下降,越是名校,分数线下降越是明显。
在浙江,清华临床医学投档分数线为 694 分,位次为256 名,去年招生分数线为 708 分,最低位次为 59 名。
清华如此,其他学校也不可避免。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5+3 一体化培养),2025年分数线 682 分,位次为 1245,比2024年位次下降了 300 多名。
山东省也是专业+院校组的录取方式,同样,医学分数线下降不少。下图是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在山东的录取位次变化。
公费师范生因为有编有岗,录取分数线暴涨。但另一方面,毕业不能包分配的师范类专业专业的颓势越发明显。
我所在的一个教授群,当时提前批录取结束,普通批还没有出结果时,他就说普通批的分数肯定会下降。这几年各师范大学的师范类专业已经砍了不少,但录取分数线还是挡不住下降。因为普通师范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
广西物理类中,东北师范大学普通类102专业组的最低投档线只有557分,位次比去年暴降了近万名。
公费师范生烈火烹油,而普通师范生则是门庭冷落。
新型高校崛起
南科大、上科大的成功让很多学生对此类新型大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虽然没有985、211的头衔,但小班教学,很好的教学质量,学科设置合理,学生成材率不低。
因此,西湖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极高。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都是今年第一年招生。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最高分691,最低分956分,在浙江录取分数线仅次于浙大,排第二位。
福耀科技大学的分数也不低,也是中下985大学的分数。
高收费民办本科陷入招生危机
民办高校的悲喜并不相通。西湖大学、东方理工大学、福耀科技大学虽然是民办高校,但很受学生认可。而一部分高收费的水平不高的民办高校则陷入困境。
今年很震惊的一件事,不少省份降分、多次征集招不满本科计划。黑龙江物理类本科线降至325分。像云南六轮征集、广西四次征集、广东三次征集。即便这么多征集,不少学校也招不满学生。像广东的 湛江科技学院三次征集,还剩几千人没招满。
这些民办校主要特点是收费比较高,超过3万元,但办学实力一般,除了本科文凭,其他乏善可陈。
专科和职业本科受青睐
铁道、电力定向班、医学等专科吸引了很多学生,此类专业都是上本科线的学生来报,有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本科线不少。
一些好的职业本科的录取分数线也很高,甚至可以说非常高。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省内外物理、历史类录取的考生均超特控线。广东省内物理类最高分617分,超特控线83分;最低分566分,超特控线32分,超本科线130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在广东的物理类中,最低分566分,投档最高分600分。这两所学校在广东的投档分数线超过了部分双一流高校。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最高分达621分,600分以上考生数量较2024年增长17%,550分以上录取考生达445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录取最高分600分、最低分535分,高于一段线45分。
总结
不少人认为家长越发理性,重视就业,重视专业,而不是重视学校的光环。我倒不这么看,极端重视就业,目标狭窄,说不定是另一种不理性。
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和家长对高校的定位发生改变。高校应该做相应改变,否则会死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