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暑假留校的大学生
开心田螺
2025-08-24 15:29:51
0

暑气尚未消散,暑假却已悄然进入尾声。

这个夏天,大学生李昱瑶注意到一个现象:身边不少同学选择了留校度过假期。若追问缘由,答案或许关乎实习、备考、兼职,也可能涉及对家庭压力的暂时逃避、对个人自由的追寻,甚至只是一种“躺平”或“反内卷”的生活实验——暑假,已成为年轻人自我安排的一次无声实践。

我们因此走进4位留校大学生的暑假。他们20岁出头,均就读于国内顶尖高校,曾是应试赛道上的优胜者、他人眼中的“优等生”。但这个暑假,他们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优绩主义之外的松弛一面:主动留在集体生活的节奏中,在熟悉的秩序里探索未来,也探索自己。

时间突然变得宽裕。他们阅读、运动、尝试新的爱好,或者只是安静地散步与思考——这些并非事先规划的“目标”,而是留校之后自然生长的状态。

该如何度过一个暑假?有大学生在社交媒体写道:“在父母眼中,只有打工才算‘正经事’。”但对更多“00后”大学生而言,暑假的“正经事”早已不止一种。“放下那些‘必须’,反而找到了专注和自我呼吸的空间。”一位留校大学生总结。

那么,这样度过一个夏天,对人生而言意味着什么?

“不意味着什么。”21岁的谭雨欣答,“它只是一个暑假。”

对年轻的生命而言,这样的夏天或许将来还有很多,又或许,再难重来。意义的显现往往滞后。但别着急,人生之夏,本就该有一些时光,是用来慢慢度过的。

留校不意味着堕落,回家也并非更有意义 讲述人:武同学,女,20岁,大一

一开始,我只是想在学校里缓一缓。

我是新闻专业的,大一的课其实挺多,每周16节。平时作业很多,比如做一个公众号,看你的数据,或者读书,写心得体会。到期末,有12门课要考试,复习压力很大。考试前,我一直在熬夜。刚考完试,我就想赶紧睡觉。

6月30日学校正式放假,我没有回家。第一周有朋友也留校了,我就和她一起玩。

早上睡到10点起床,玩俩小时手机,到12点去食堂吃饭,下午会朋友。她是美术生,在学校里画作业,我就陪着她,有时她也会让我画,或者我们去逛街,打卡咖啡厅。下午四五点时,我们去学校外面散步,吃点小吃。晚上,我自己在宿舍里待着,玩手机,看剧。常常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

待着待着我发现,这样的生活还挺舒服。后来朋友回家了,我一个人一直待了下去。去实习了一周,也出去见了朋友,还去了隔壁城市旅游。

我家是河南郑州的,从威海回家不算近。当我跟父母说,想在学校待着时,他们问为什么,我说和同学在学校里待着挺舒服的,他们就同意了。

我父母是比较开明的家长,从小不怎么干涉我的决定。他们平时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其实就算我回家,大部分时间也是一个人在家。如果父母每天一直都在家,我肯定放假第一时间就回去了。

另外,我觉得在家待两个月太久了。现在很多同龄人都认可一种观点:家可以常回,但不能久留。在家久了可能会和父母有一些冲突;没有同龄人,一个人一直宅在家,可能作息会没有规律……

留在学校里就不一样了,虽然在宿舍里是一个人,但毕竟还是一个群体的环境,对自己会稍微有一些监督的作用,生活方式会更健康一些。这样过渡一下再回家小住,反而体验感更好。

假期里,学校里的人比较少,校园看起来更顺眼了。日常不需要见到很多人,也不用上课,我有了更多时间在校园里四处逛逛。我开始欣赏它的美。

这个暑假有很多同学留校。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干。要么兼职,要么备考,要么学习,也有人没别的安排,只是玩。虽然都有事干,但我觉得大家留在学校里,并非出于某种强烈的目的性。一天里,兼职也只是几个小时,学习也只是几个小时,大家还是一种相对放松的状态。

没有人认为假期只有回家才是对的,只有去兼职送外卖才是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安排,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都是合理的。选择留校,不意味着堕落。放假回家,也不意味着更有意义。我只是选择了一个地方,待了一段时间。

这样度过的一段时间,对我而言究竟有什么意义?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它不需要一个对应的意义,只是让我放松而已。

有一天,我想如果这次不回家,要过好久才能回。如果一年都不回家,是不是不太好?爸爸很想我。在学校待了整整一个月,7月30日,我回家了。

职业规划蓄力,我没有躺平 讲述人:邱天成,男,20岁,大一

从7月初放假到现在,我留校已经快两个月了。如果按每天的时间安排来看,这个暑假,我也算“养老式度假”了。

我一般是早上九十点钟起床,因为那个时候头脑比较清醒,所以会背一些法语单词。背得差不多到饭点了,再出去吃饭。

我喜欢在宿舍里吃饭,边吃边打开电脑刷剧。吃完饭午休,醒来可能会打一会儿游戏,或者继续刷剧。下午4点半左右出门,到健身房健身。这个时间点是固定的,因为我报了私教课,每天下午5点到6点。晚饭过后如果体力允许,我会再回到健身房自己练,有时候也会去跑步、打羽毛球,或者回到宿舍打游戏、看剧。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又算不上“养老式度假”。这个暑假,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学会健身。马上就大二了,接下来的一个学期课程排得非常满,健身的机会就不多了,所以我想趁这个暑假多学一点,这样接下来的3年,就不用请教练了。

在这个暑假,邱天成培养的健身爱好。(受访者供图)

我身高1.73米,体重62公斤,算不上胖,健身主要是为了改善形象,希望自己能更强壮一些,更高大,那样才会更帅气。

每天的时间安排里,“游戏”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因为我从小学一二年级就玩游戏,这也是我将来的就业方向。我玩的这款游戏叫《洛克王国:世界》,开始玩的时候还是页游(网页游戏),现在正在研发手游(手机游戏)。我参加了手游的内测,为它做一些视频类的宣发。

其实我也是一名B站的UP主,主要做游戏攻略,游戏生态,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已经积攒了4000多名粉丝,在圈里已经是个不错的水平了。

我是一名“留守儿童”,老家在浙江,从小时候起,我的爸妈就到内蒙古做生意去了。那时候我们一家四口分隔在三地,我在老家,爸妈在内蒙古,姐姐在浙江另外一个县城上学。

因为这样的经历,所以我暑假留校,没有遭遇来自家庭的任何压力。

放假之前,学校里人很多,很热闹,有时候还会显得拥挤。等到人都走了,又没有了学业的压力,我独自面对学校时,才发现它古朴和宁静的一面。

有一天下午我去上健身课,走到健身房附近的一条大道时,一辆洒水车洒着水经过,因为天气热,刚洒下的水升起了一层蒸汽,伴着浓绿的树荫和吱吱的蝉鸣,让人感觉一整天都很美好。

因为人少了,我还第一次用上了宿舍楼里的冰箱和烤箱。其实它们就放在一楼的多功能室里,整楼的同学都可以用。但平时用的人太多了,一个冰箱也放不下多少东西。

暑假留校的另一个好处是时间比较自由,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为我从小就不受约束地成长,没有人告诉我不能做什么,所以我身上有一股探索的欲望,探索成功了就成为我的爱好,不成功的就化作了继续探索的一个动力,所以我的爱好非常多。

这个暑假,除了健身和游戏,剩下的时间,我主要是在画油画、研究香薰。我从初中时就喜欢上了油画,还专门跟着老师学过,后来因为升学的压力中断了。香薰和油画,在我看来属于同一种爱好,因为它们同属于一种调和的艺术。

虽然我目前还是一名大一学生,但是我的目标非常明确:腾讯游戏的海外运营。

报志愿的时候我选了新闻方向,结果没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落到了我们学校的英语专业,最后分流到了英语国际传播方向。

进入大学后,我选了法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还学了新闻。因为游戏运营或者游戏宣发,需要去考量市场人群之类的因素,做“自媒体”又要吃透流量,学英语和法语,也是为了将来的工作。这样一来,被动选择的专业,无形中跟我的就业目标结合在了一起。

健身路上,一辆洒水车经过,水汽蒸腾。(受访者供图)

把游戏作为将来的职业,我觉得很正常,我的父母也很支持。现在游戏市场的规模已经很庞大了,大学生把游戏公司当作就业去向也屡见不鲜。所以我说,自己的这个暑假并没有“躺平”。

选择留校的时候,我的规划是出去实习。但是投了一圈简历后,我发现自己能干的还是太少了,简历上什么都没有。可能是因为我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我始终觉得比赚钱更重要的,是长期赚钱的能力。简单来说,是真正工作的时候能赚多少钱,而不是眼下一些兼职的收入。如果把暑假兼职挣钱当成分担家里的经济压力来做,我觉得格局有点太小了,除非家庭条件真的不好。

我并不认同“养老式度假”。我觉得小目标可以没有,但是大目标一定要有,一定要为某一件事情去努力。可能完成这件事情的周期比较长,但是你必须走在这条路上。如果单纯享受“养老式度假”,小事不去干,也没有为某件事情去积蓄力量,那就是浪费时间了。

自律让我踏实 讲述人:程雪斐,男,20岁,大一

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去健身房锻炼,8点半回来洗澡,回宿舍看书,吃饭,午休。下午继续看书学习,有时,晚上会去操场逛一逛。

——暑假留在学校里,我通常这样度过一天。

6月25日左右,学校期末考试结束,学生就可以离校了。我留了下来。

我家在聊城,离威海不近,也没有很远,但我不是很想回去。小学一二年级时起,父母就去长沙打工,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村里长大。对我来说,能和父母在一起也行,不在一起也无所谓。我对家庭的依赖感比较弱。更何况,暑假父母不在家,我回家也没什么意思。

这是我来威海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很多地方都没有去过,最初我想,有机会去周围转一转也不错,待在宿舍里多休息休息也不错。

我从小是学习比较努力的那种学生,有一种危机意识。学校里有一种学习氛围,这种氛围有时会给人带来一种压力,也让我能够更专注于学习。留校两个月,我收获了很多。

程雪斐整理的读书笔记。(受访者供图)

读了十几本书。包括四书、《诗经》和莫言的小说。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对古籍感兴趣,将来也打算考研,读博,在古典文学方向继续深造,最后争取留校任教的机会。

读这些书既是兴趣,也是为了学习。我每天边读书边整理读书笔记,一个暑假整理了三四十页。这让我内心感到充实。我想,抓住一切时间积累更多专业知识,肯定也会有利于未来学术之路的发展。

另一个收获是,这个假期,我的日程里多了健身这一项。上大学后,没怎么控制饮食,也是在这个暑假突然觉醒,自己胖了这么多。规律健身两周,我已经从150多斤减到了138斤(身高1.8米)。

这种状态让我很踏实。但也有纠结的时候。

学校里的暑期生活和平时差别很大。从前吃饭时,餐厅里人挤人,很热闹。现在到饭点也没什么人,很冷清。之前晚上睡觉时,室友们会聊聊天,现在宿舍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两个时刻,我会感到孤独。

偶尔,想回家的念头也一闪而过,想一想,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

在健身房边锻炼边听相声或者看影视剧解说的时候,看着满书架没读完的书,感觉有无数知识等着我去吸收的时候,我觉得舒服自在,很享受。

暑假里,有人去打工挣钱,有人出去旅游,肯定都有收获。但是对我来说,现在主要的任务还是知识的获取。我也想过,如今文科生就业不是很乐观,但我暂时不考虑这些,眼下要做的是把学问做到底,再去争取一个更自由的未来。

这次留校对我来说,是一段特别的成长经历。如果以后回忆这个暑假,最难忘的或许是我为消遣养的莲花。

它们本来长得好好的,被我拿到楼下晒太阳,结果两天之内全死了,想想就觉得可惜又好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遇到让我觉得“幸好留在学校”的事,不过,以后说不定会有。

暑假过后,我不想再学文学了 讲述人:谭雨欣,女,21岁,大三

当这篇稿子见报时,我大学3年来第一个留校的暑假就要结束了。

选择留校有两个原因,两个月的假期中,我有一个月要去参加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交”)的暑期学校。剩下的一个月,往返于江苏南京和老家吉林长春,时间比较仓促;第二是有学年论文要写,在学校查资料会更方便。

我们宿舍是4人寝,有一名室友要实习,没有回家。其他同学有的要考雅思,准备出国;有的面临考试和论文的压力,同样选择了留校。加上其他学校过来交流的学生,暑期的校园跟往常一样热闹,并未给人那种强烈的放假的感觉。

暑假留校,跟平时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上课。我在的校区,学校食堂有12个,暑假期间开放的有4个,校外有一条小吃街,如果想吃点别的,还可以点外卖。其他的场所,像游泳馆、健身房,都是正常开放,只是图书馆开放的时间变短了,以前是到夜里11点,现在是下午5点半。

暑假独自一人的宿舍。(受访者供图)

南京是“火炉城市”,不像我的老家,夏天还能练车,在这里根本无法想象。我穿着很薄的短袖出门,走下楼的工夫,就已经被汗水浸透了。以前我不是很喜欢游泳,这个假期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可能是泡在水里会舒服一点吧。

虽然这是大学3年来第一次选择留校,但是我并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反倒觉得很开心。正常上学期间,我跟爸妈在网上视频聊天,感觉还不错,但真面对面了,反倒不一定那么好。也不是说他们见着我就不想了,是因为我“讨人嫌”。平时在学校睡个懒觉,点个外卖或者出去跟朋友玩,都很自由。但是一回家,爸妈看着你刷手机就不得劲儿,不收拾屋子在那儿躺着也不得劲儿,反正就是看不得你闲着。

我的专业是文学,6月20日放假后,到上交交流了一个月,直到7月20日返校。我在上交选了两门课,一门是绘画,一门是戏剧表演。毕竟到了另外一所学校,肯定不能再上同专业的课。另一方面,虽然我在美术这方面并不是很专业,但上过那门课之后,感觉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表达自己,很有意思。

宿舍阳台上五彩的衣服和天空。(受访者供图)

回到本校后,我没有做特别的安排,基本上是任务导向,哪些任务重要,就先做哪个。比如我的学年论文,规定要在8月20日上交,我提前10天就完成了。

也正是在写这篇学年论文的时候,我对自己未来的方向,做了重新的思考。

以前选文科,并不是说理科学不明白,就是纯粹喜欢,感觉它是一个能让我感动的学科,上了大学也没考虑过其他的专业。我们学校的文科也算蛮好的,师资也很不错,但是我感觉做研究的过程像坐冷板凳。

苦倒是可以吃,可付出辛苦之后,感觉我写的这个东西,只有这个圈里的人才会看。比如我的学年论文,不接触这个专业的,一般不会去翻它。所以你用了很多的时间和努力后,还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而且越是往后,读了硕士、博士,专业更加细分,会越学越窄。我不想再这样。

原来我的规划是,本科毕业了继续读研、读博,走学术这条路,还想过在高校当老师。但是这个暑假后,我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方向了。

目前的就业形势,我肯定会继续读研,计划考北京高校的社会学,或者去学佛学。学社会学是因为我更多地想跟人群去交流,做出一些对这个社会有点改变的事情;学佛学,是感觉它能让人很安心。

现在的高校,同学们都很“卷”,有“卷”保研的,有考研的,还有“卷”实习经历的。比如我那位同学, 8月19日就离校了,在北京找了一个联合国的实习岗。她的野心勃勃我很欣赏,但那并不适合我。在同学中间,我算是最不焦虑的那种人,非常佛系。

暑假做的读书笔记。(受访者供图)

今年的考研,还有几个月的复习时间,我肯定是考不上的,所以就想玩到年底,过完年再进入“高三状态”。至于这晚一年的时差,我一点都不焦虑,毕竟我还要活那么多年,没必要早一年去干活,家里也不是非常需要我马上就去工作。

关于以后的规划,我更倾向于学法语。不管我以后做什么,攒到钱肯定是要去法国留学的。我还是想探索一种新的可能性,想去外面看看别人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所以,将来最大的经济压力,就是留学的费用。我不能拿着爸妈的钱去闯一个有点迷茫的未来,只有花自己挣来的钱,才能心安理得。

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太好,尤其是我们学文的,不是很吃香。如果现在去找工作,肯定是人家有了一个需求,然后让我去填补这个空缺。

但我觉得人的想象力还是要发展的,如果不想成为别人想象力的一部分,那我可以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花时间去塑造一种个人品质,一种能不被别人替代的东西。

(半岛全媒体记者 牛晓芳 李伟志 实习生 李昱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助学信息港|小研带你看通知(8... 为便利广大研究生同学了解各类资讯,迅速get校园内外的消息,研会特别推出“助学信息港”专栏,帮助研究...
对话兴智教育品牌大使胡剑云:喜... 胡剑云,兴智教育品牌大使,江西卫视金牌调解员,当问及为何喜欢做老师,他回答道: 让我真正爱上做老师的...
荐读•悦科普 |《最初的化石猎... 爱科普,读科普 悦科普,尽在数读空间 推荐语: 神话与古生物学的有趣碰撞,打破学科界限的经典之作 深...
孔子中庸之道的哲学根基与实践探...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对“礼”和“仁”的理解和实践。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在各种行为和决...
我国古代最长政治抒情诗离骚详细... 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离骚。这首诗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两千字。...
为什么你花越多钱陪孩子,娃反而... 2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带着5岁的儿子去新开的室内游乐场。门票就花了将近300块,我以为他会像往常那样兴...
黑龙江高考选科全攻略:“3+1... 黑龙江高考选科全攻略:"3+1+2"模式下的最优路径规划 黑龙江作为东北地区重要高考改革省份,202...
留学生最怕的不是挂科是被劝退,... 对于留学生而言,人们往往以为他们最担心的是学业上的挂科,毕竟挂科意味着要重修,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北京市密云区将新增一所十二年制...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仪式昨天(20日)在密云区举行...
15楼的风比论文评审更冷,他最... 凌晨四点,城市还沉浸在一片寂静之。然而,一位高校老师却独自站在15楼的天台边缘,那从高楼呼啸而过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