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电子课本可以方便大家随时随地预习或复习课本知识,为此,我们找到了北京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新教材电子书教材的全部内容,以高清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文库”回复:“电子课本”
北京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新教材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











七年级数学的逻辑思维训练,核心是培养抽象推理、逻辑分析、规律探究和问题转化的能力,常与代数、几何初步知识结合。以下按 “基础逻辑训练”“代数中的逻辑应用”“几何中的逻辑推理”“规律探究与综合逻辑” 四个维度,提供题型、思路解析及练习题,帮助逐步提升逻辑思维。
一、基础逻辑训练:概念与推理入门
这类题目聚焦 “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简单推理”,是逻辑思维的基础。
核心知识点
- 命题: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如 “对顶角相等” 是真命题,“两直线相交有 3 个交点” 是假命题)。
- 推理方法:
- 演绎推理:从一般规律推出个别结论(如 “所有直角都相等,∠A 和∠B 是直角→∠A=∠B”)。
- 归纳推理:从个别例子总结一般规律(如通过几个等式找规律)。
经典例题
- 判断命题真假: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 若 a²=b²,则 a=b B. 若 a>b,则 ac>bc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 思路:逐一验证真假 ——A 中 a=-b 时 a²=b² 也成立(假);B 中 c=0 时 ac=bc(假);C 是基本事实(真);D 中 “相等的角可能是同位角”(假)。
- 答案:C
- 简单演绎推理:已知 “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它们互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两个角互补,则它们是邻补角 B. 若两个角不是邻补角,则它们不互补 C. 若两个角不互补,则它们不是邻补角
- 思路:原命题 “若 P 则 Q”,其逆否命题 “若非 Q 则非 P” 一定为真(逻辑等价)。原命题中 P=“邻补角”,Q=“互补”,故 C 是逆否命题。
- 答案:C
基础练习题
-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 (1)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若 a∥b,b∥c,则 a∥c。
- 已知 “若 x 是偶数,则 x 能被 2 整除”,写出其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二、代数中的逻辑思维:从 “数” 到 “式” 的推理
七年级代数的逻辑核心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和等式 / 不等式的逻辑变形,常涉及 “方程解的分析”“代数式规律”“含参问题推理”。
经典例题
- 方程解的逻辑分析: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2x+a=5 的解是 x=1,求 a 的值。
- 思路:利用 “方程的解满足方程” 的逻辑 —— 将 x=1 代入方程,得到关于 a 的新方程,再求解。
- 解答:把 x=1 代入 2x+a=5,得 2×1+a=5→a=3。
- 含参不等式的推理: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ax>a 的解集是 x<1,求 a 的取值范围。
- 思路:不等式两边同乘 / 除一个数时,“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 是关键逻辑点 —— 解集 x<1 比原不等式 x 的系数符号相反,说明 a 是负数(不等式两边同除以负数,不等号变向)。
- 答案:a<0
- 代数式规律推理:观察下列等式,找出规律并填空:
- 1=1²;1+3=2²;1+3+5=3²;1+3+5+7=4²;…
- 则 1+3+5+…+(2n-1)=;1+3+5+…+99=。
- 思路:归纳推理 —— 左边是 “n 个连续奇数的和”,右边是 “n²”;99 是第 50 个奇数((99+1)/2=50),故和为 50²。
- 答案:n²;2500
代数逻辑练习题
-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3x-2k=4 的解是 x=k+2,求 k 的值。
- 若不等式 (2-m) x<1 的解集是 x>1/(2-m),求 m 的取值范围。
- 观察规律:2=1×2;2+4=2×3;2+4+6=3×4;2+4+6+8=4×5;… 则 2+4+6+…+2n=______。
三、几何中的逻辑思维:直观与推理结合
七年级几何以 “线、角、相交线、平行线” 为基础,逻辑核心是 **“依据定义 / 公理 / 定理进行严谨推理”**,常涉及 “角的计算推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核心逻辑依据
- 角的关系: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直角 = 90°;平角 = 180°。
- 平行线:
- 判定(由角推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性质(由线平行推角关系):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经典例题
- 角的计算推理: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 平分∠AOC,∠AOD=120°,求∠BOE 的度数。
- (画图提示:AB、CD 相交,∠AOD 与∠AOC 互补,OE 分∠AOC)
- 思路:分步推理 ——
- ① 由∠AOD+∠AOC=180°(邻补角),得∠AOC=180°-120°=60°;
- ② 由 OE 平分∠AOC,得∠AOE=∠EOC=30°;
- ③ 由∠AOB=180°(平角),得∠BOE=180°-∠AOE=150°。
- 答案:150°
- 平行线的综合推理:如图,已知 AB∥CD,∠1=∠2,求证:BE∥CF。
- (画图提示:AB∥CD,直线 BC 截 AB、CD 得∠ABC=∠BCD;∠1=∠2 分别在∠ABC、∠BCD 内部)
- 思路:“线平行→角相等”(性质)→“角相等→线平行”(判定)的逻辑链 ——
- 证明:∵AB∥CD(已知),∴∠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又∵∠1=∠2(已知),∴∠ABC-∠1=∠BCD-∠2(等式性质),即∠EBC=∠FCB。
- ∴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逻辑练习题
- 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BOC=50°,求∠AOD 和∠AOC 的度数。
- 如图,已知∠1=∠3,∠2=∠4,求证:AB∥CD。(提示:先证 AB∥EF,CD∥EF,再用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四、综合逻辑训练:规律与应用
这类题目融合代数、几何,侧重 **“发现规律→建立模型→逻辑验证”**,是七年级逻辑思维的拔高题型。
经典例题
- 图形规律与代数结合:观察下列图形,第 n 个图形由多少个小正方形组成?
- 第 1 个:□(1 个);第 2 个:□□/□□(4 个);第 3 个:□□□/□□□/□□□(9 个);…
- 思路:归纳推理 —— 第 1 个 1=1²,第 2 个 4=2²,第 3 个 9=3²,故第 n 个为 n² 个。
- 实际问题中的逻辑推理:某商店用 100 元购进两种商品,A 商品每件 10 元,B 商品每件 15 元,且 A 商品的数量比 B 商品多 1 件,求两种商品各买了多少件?
- 思路:转化为方程逻辑 —— 设 B 商品买了 x 件,则 A 商品买了 (x+1) 件,根据 “总价 = 单价 × 数量” 列方程:10 (x+1)+15x=100,解得 x=3,故 A=4 件,B=3 件。
综合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