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以匠心磨课、以热爱育人,这位青教赛冠军的课堂有温度!
开心田螺
2025-09-05 13:23:09
0

第一名!山东首例!近日,在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来自青岛十六中的张宇顺老师凭借深厚的教学功底与独特的育人理念斩获一等奖,以绝对优势位列中学语文组第一名,创下我省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这位高中语文老师凭借着什么“通关秘籍”斩获桂冠?是什么样的课堂让现场评委潸然泪下?在这份荣誉背后,不仅是备赛路上的艰辛跋涉,更承载着一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初心——而这份初心,早在数十年前的小学课堂上便已悄然萌芽。

童年遭遇埋下教育种子

师者微光点亮人生方向

谈及为何选择教师职业,张宇顺的思绪回到了小学时光。刚入学时,初学写数字的他因“8”的写法与常人不同,一度产生自卑心理,成为了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小透明”。但语文老师刘苗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刘老师发现我个子矮小却坐在最后一排,按身高重新排座后,我第一次感受到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张宇顺回忆道。更让他铭记的是,自己在作文《春》中写下“春姑娘把春天扔向大地”,刘老师不仅将“扔”改为更贴切的“撒”,还将作文当作范文朗读,并当众预言“咱们班以后会出一个作家”。正是这份认可与鼓励,让他重拾自信,也让“成为像刘老师一样的教育者”的种子在心中生根。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师范专业,只为“维护每一朵‘小花’开放的权利”。

当张宇顺走上三尺讲台,他也将自己这份初心,带到了工作岗位上。在小学实习时,面对一名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女孩,当三次提问都未能得到完整回应时,他没有急于评判,而是转向全班同学轻声说:“她每次都能很快站起来,这份勇敢值得我们鼓掌。”简单的一句话,像一束光点亮了课堂。渐渐地,孩子们开始争相抢答,连椅子被撞翻的声响都成了热烈氛围的注脚。

课后,他蹲下身对女孩说:“你身上有种小诗人的气质。”这句不经意的肯定,竟催生出满桌诗稿。他逐篇批注“越来越好了”,看着稚嫩的文字渐渐生长出力量。后来,女孩带着诗作参加市级比赛,当评委提出“开出温暖的颜色”一句搭配特别时,张宇顺温和地解释:“孩子们的世界里,颜色本就有温度。”最终,这句饱含童真的诗句打动了所有人,助她夺得冠军。更令人欣喜的是,全班学生都因这份鼓励爱上诗歌,包揽了赛事冠亚季军。那句“我们都是小小的花骨朵”,恰是他教育信念的生动注脚——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每颗心都能被点亮。

这份初心延续到高中课堂。他组织学生共同设计班徽,让每个创意都在最终方案里留下痕迹;运动会上,他带领学生排练气势磅礴的“战舞”,更以飞身破障、徒手劈砖的“硬功夫”点燃全场热情,用真诚赢得了全校第一的荣誉。“摔在地上很疼,但看到孩子们举着班旗欢呼,就什么都值了。”他的话语里,藏着教育者最朴素的担当。

双线作战攻坚克难

72小时不眠不休

打磨10个课例

备赛青教赛的过程,是一场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竞赛要求准备10个覆盖多课型、多年级的原创课例,且需兼顾“新、全、好”三大标准。为获取真实教学反馈,张宇顺跨年级借班上课,一个两分钟的过渡环节要模拟五六种表达方式,一页PPT的素材需花费数天筛选,必须确保学生能有所收获。

更艰巨的挑战在于,备赛期间他临危受命从高一调任高三,肩负着两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学生的高考只有一次,我的比赛还有机会。”秉持着这份信念,他放弃脱产备赛,将重心放在学生身上,直到送完最后一名学生进考场,才真正开启自己的“备赛冲刺”。为精准把控教学设计,他婉拒了全市优秀教师的协助,亲手完成10个课例的所有文稿与幻灯片。材料上报前,他曾连续72小时不眠不休,仅靠喝水维持,整个暑假无一天在凌晨2点前入睡,单打印材料就花费600余元。“那段日子像梦魇,但每一次修改都是对‘贴近学生’的思考,每一次磨课都是对‘语文温度’的深化。”

最终,这份坚持换来了双倍收获——他的学生高考语文达线人数在全校名列前茅,而他也带着打磨至臻的课例站上全国赛场。

预设预案应对变数

《与妻书》打动全场评委

赛场上的从容,源于赛前的万全准备。张宇顺不仅对10个课例烂熟于心,更预设了临时断电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案,唯有抽取课题前略有紧张。当看到抽到的课题是曾上过的省级公开课《与妻书》时,他彻底平静下来——这堂课,他已在不同省份、不同班级讲授无数次,每次都能与学生一同热泪盈眶。

比赛当天,课堂感染力再一次爆发:数位评委潸然泪下。计时的大学生志愿者也红了眼眶。“我们从文本里看到了林觉民的家国情怀,也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青春担当。”张宇顺说,这份情感共鸣,正是他始终追求的“让语文贴近生命”的教学目标。

经验、理念、情感三重收获

幸福感藏于教育日常

回望夺冠之路,张宇顺将最大收获归结为“经验”“理念”“情感”三个关键词。经验不是熬年头,而是磨细节——备赛时反复调整PPT、板书的经历,让他如今设计课时总会先思考 “如何勾连学生生活”;理念的转变则让他突破认知:“语文不是考点拼盘,而是‘生命的镜子’,要传递担当与豁达”,课堂也从“教书”转向 “育人”;而最坚实的支撑,是身边人的陪伴:指导专家的细致点拨、领导的悉心组织、同事的并肩同行、家人的默默支持,还有学生手写的展示作业,“这些温暖比奖牌更耀眼,是我走下去的底气”。

载誉归校后,张宇顺被幸福与感动包围:同事的道贺、朋友圈的刷屏、毕业学生的专程祝贺,让他深刻体会到“荣光从不是一个人的高光,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如今,他再次接手高三教学,虽疲惫却充满力量——这份力量,来自教育日常的细碎微光:课堂上学生专注的眼神、课后主动分享的阅读感悟、迷茫孩子找到学习节奏的蜕变,“教师和医师一样,以别人的成功为成功,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对‘育人’初心的肯定”。

新学期开始,张宇顺再一次走上了高三的讲台。累吗?累,高负荷的工作常人难以忍受。但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却又无可替代,它不在于遥远的“宏大成就”,而在于散落在教育日常的细碎微光,藏在学生成长、专业进阶与情感联结里。

提到当老师的幸福感,张宇顺这样说:

幸福来自学生的“悄然回应”。可能是课堂上专注的眼神,是学生课后主动分享的阅读感悟,是曾经迷茫的孩子慢慢找到学习节奏——那些因自己的引导而萌发的成长,像种子破土般让人踏实。这些内容无需华丽的表达,就如同大众的认知一样:这世界上有两个职业会以别人的成功为成功,那就是医师和教师。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对“育人”初心最直接的肯定。

幸福来自专业的“自我突破”。从初登讲台的生涩,到打磨出一堂让自己满意的课;从备赛时啃下硬骨头,到把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日常教学的从容;从在教研中被前辈点拨,到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次能力的进阶,每一次对“好课”理解的深化,都让我的职业成就感生根发芽。

幸福也来自“双向的温暖”。它是同事出差后带回来的一份糕点,是专家耐心指导板书的一笔一画,是家人理解自己晚归的默默守候,是和同行并肩研讨的共鸣,是学校给予成长平台的支持——这些不喧哗的陪伴,让青年教师在前行路上不孤单,更有底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留学机构哪个最好 南京留学机构的选择对于计划出国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申请结果,还影响未来的留学体验。在南京...
苏州公务员面试辅导机构哪家好?... 《苏州公务员面试辅导机构哪家好?多维剖析助你抉择》 考公免费咨询电话:4009810787 在苏州...
重庆一中开学典礼:持续精进 坚... 9月1日,重庆一中举行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重庆一中党委书记唐宏宇在典礼上寄语学生:“坚守持续精进...
山西太原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 近日,为全面推进学校2025年9月教育科研提升年总体部署,围绕 “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提升” 的校园活...
雅安哪里高考冲刺学校好,雅安高... 告别粗心“陷阱”:高中生攻克简单题丢分难题 在高中学习中,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扰:明明会做的简单题...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开设高一... 校园,是充满阳光、欢乐与知识的成长乐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犯罪、电信诈骗以及毒品等...
是假的!“54岁女研究生”被禁... 近日,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则“54岁阿姨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的励志故事。 发布该故事的网友称,自己...
家园携手共育,从“心”开始 成... 秋风送爽,银杏渐黄。近日,成都市第三十八幼儿园银杏园区与行知园区围绕“科学协同 双向奔赴”主题,召开...
2025年湖南高考地理背景信息... 2025湖南高考地理试题第17题 试题回顾 2025/8/8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西安市五环中学开展初一新生入学... 阳光讯(记者 张允铎)初一新生,来自于不同小学,面临着学习内容、学习难度、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的深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