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的这一重要论断,如黄钟大吕,为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敲响了警钟,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悟其精髓,从思想根源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持之以恒锤炼过硬作风,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筑牢思想根基,把稳作风“方向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深化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确保党员干部在风浪考验面前立场坚定、行动自觉,从思想源头上消除不良作风滋生的土壤。
强化制度为纲,扎紧作风“铁篱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作风建设的基石与保障。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就像给作风建设装上了精准的“导航仪”。同时,强化制度执行,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违反作风建设制度的行为严肃查处,坚决杜绝制度成为“稻草人”。此外,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织密织牢作风建设的“防护网”,让作风建设在制度轨道上稳步前行。
坚持风腐同治,斩断作风“黑链条”。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相互交织。要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同防,既紧盯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易发多发作风问题,深挖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权钱交易腐败问题,又在查处腐败案件时,注重分析研判涉及的作风根源,形成“由风查腐、以腐纠风”的监督闭环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对风腐问题零容忍,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以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把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相互勾连的“黑链条”彻底斩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践行初心使命,树立作风“新标杆”。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应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锤炼扎实作风,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以实实在在的作风建设的新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凝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唯有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安阜街道 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