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高考志愿填报博主张某某老师全网被禁止关注了。有人说他制造焦虑,也有人说他赚昧心钱。但是纵观张某某的报考理论就是以终为始,也就是说你有什么需求,就以这个为结果去报考,比如你想进电网,那就去保电力部直属高校,不要怕亏分。
这套理论对不对,其实是对的,只是这个理论搞下来以后就有可能出现报专业扎堆的情况,不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无数人成为金字塔的垫基石。作为家长和学生而言是否能接受,就要两说了。
看到一个网友发的自己姑娘的事,感觉张某某的含金量在上升,这个网友说自己的女儿2018年高考,考了684分的高分,进了浙大,但是上的专业是冷门专业植物保护。估计当初这一家子都觉得上了浙大了前途无忧了。
但是浙大的植物保护也是植物保护,就业面窄,挣钱少,所以这个网友的女儿就连续考了多年公务员,可是这个专业的岗位少,竞争激烈,仍然没有上岸。
现在这个网友感慨,如果当初想的明白,女儿不那么卷,少考个100分,去考个师范当个老师,现在找个公务员对象,比这会儿要舒服的多。
网友的感慨还真没太大的毛病,今年很多能上清北冷门的孩子都上的华五热门专业就是这个道理。明明684分,可以去中9甚至末流华五如南大的热门专业,结果偏偏不,去浙大的冷门专业。冷门专业香么?如果这个孩子热爱这个专业,那就是香的。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那么就真的没必要。
张某某的问题就是打破了这个信息差或者信息壁垒。假如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浙大的这个专业还有人报么?不会有人报,除非调剂过来。
总有人说天津大学的高考报名的时候专业布置的有问题,在热门工科里掺杂冷门专业,让学生踩坑,导致学生不敢去报考。原因不就一个,没有人去报冷门专业了。大家都知道冷门专业不好就业。
专业大于学校?684分浙大学霸后悔,早知今日不如少考100分进师范
举个简单的例子,不是现实,只是随便举的例子,新工科10000个人毕业,有1000个就业机会,十分之一的就业率。而这个女生的植物保护100人毕业,10个就业机会,同样也是十分之一的就业率,那么哪个对于名校毕业生而言,上岸的机会更高呢?毋庸置疑是前者。
所以当你家的孩子考了684分,您会让她们去上什么专业呢?如果是我的话,根据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想学新工科,我会让她去南京大学,如果孩子想去学医的话,会让她选择城市然后学本博8年,如果想学师范,去北师大或者去读公费师范生,而绝不会去选择一个就业前景过于明朗的植物保护。
上一篇:“都考上211了,凭啥不给我4k生活费!”,女生吐槽父母言而无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