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批“生态友好幼儿园”项目试点园名单公布,溧阳市别桥中心幼儿园入选,成为全国首批探索生态教育与数字化融合的学前教育实践样本。
“稻穗上有一串谷粒。”“河里有好多小鱼,还有荷花。”户外活动时间,别桥中心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校内种植园、沙坑、池塘,以及学校附近的田野、小河边,观察稻穗、小鱼,开展写生、种植等活动,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让自然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掌握知识,是别桥中心幼儿园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园本课程。学校以别桥原乡为基础,坚持“原乡蕴藏童真、游戏滋养人生”的办园理念,以“玩原乡游戏、建原味课程、育原色儿童”为宗旨,力争将幼儿培养成亲近乡土、拥有全球视野的儿童。
别桥中心幼儿园园长李美琴表示,我国学前教育法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最大限度支持学前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探索学习。因此,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把孩子带出校园,玩他们感兴趣的游戏,观察他们喜欢的动物和植物。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们认识的动植物越来越多、朋友也越来越多,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学校依托别桥原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构建了“两地一河(园外一块田、园内一块地、门口一条河)”的生态课程网络:在幼儿园附近的稻田里开设了“小农夫生态实践基地”,与当地农户合作开展“稻田观察”“水稻的一生”等活动,让幼儿参与到春播插秧、秋收打谷中,近距离观察水稻、记录水稻生长规律;在园内种植园里建立“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带幼儿种植黄瓜、红薯等作物,体验“从土地到餐桌”的生命教育;利用幼儿园门前的一龙河,设立“小河长实践基地”,在市、镇河长办的指导下建立了幼儿巡河制度,教孩子用放大镜、水质检测试纸等工具,观察记录水质、生物多样性,并带他们前往塘马水库调查水库蓄水泄洪等研学活动。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在游戏中学习,学校全力完善师资队伍,构建了“理念浸润—实践赋能—协同共研—激励发展”四位一体的师资培养体系,不仅组织学校老师定期学习生态环境知识,开展多元教研活动,还邀请乡贤、非遗传承人、水利专家等来园助教,创设了“小河长”“小农夫”“二十四节气”等特色课程,真正实现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和发展。
“农村孩子最好的玩具就是泥土和流水。”接下来,别桥中心幼儿园将以此次入选“生态友好幼儿园”试点园为契机,推动生态教育从课程实践迈向乡村治理,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教育模式,用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溧阳教育发布
上一篇:2027年复旦大学考研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