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经典 涵养童心
林西县官地小学分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始啦
国学经典进校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精神,结合我县“书林可栖”品牌建设实际,教育局决定从2025年秋季学期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书林可栖共读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国学经典融入学生成长血脉,为此我校精心规划分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与经典同行,在朗朗书声中汲取成长力量。
一年级:启蒙之始,《三字经》伴成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走进一年级的教室,稚嫩却响亮的诵读声总能让人驻足。作为国学启蒙经典,《三字经》语言简练、韵律和谐,涵盖历史、伦理、常识等丰富内容。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认识汉字、了解道理。从 “昔孟母,择邻处” 感受母爱与教育的重要,到 “养不教,父之过” 明白家庭责任,一年级的小萌娃们在经典中开启了人生的第一堂 “品德课”。
二年级:规范言行,《弟子规》塑品格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二年级在上课前,用《弟子规》的诵读声传递着传统礼仪的温度。这部经典以 “孝悌” 为核心,详细规范了日常言行举止。老师们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孩子将经典融入实践:课间主动向老师问好,回家帮父母分担家务,与同学相处懂得谦让…… 孩子们在诵读与践行中,逐渐养成懂礼貌、有担当的好品格,让 “德” 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三年级:对仗之美,《声律启蒙》启才情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三年级的孩子们正沉浸在《声律启蒙》的韵律之美中。这部经典以对偶句式为主,词句优美、意境深远,是学习诗词格律、培养语言能力的绝佳范本。课堂上,老师带领孩子们赏析对仗的精妙,仿写简单的对子;课后,孩子们用画笔描绘 “春对夏,秋对冬” 的画面。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孩子们认真诵读的模样最可爱
四年级:修身治学,《大学》明方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四年级的诵读课堂,多了一份沉稳与思考。《大学》作为儒家经典,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老师通过通俗的解读,让孩子们理解 “格物致知” 的探索精神,明白 “诚意正心” 的做人道理。孩子们还会分享自己的 “修身小目标”,比如坚持每日阅读、主动改正缺点。在经典的指引下,四年级的学子们开始树立更清晰的学习与成长方向。
五年级:辩证智慧,《道德经》启哲思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五年级的课堂上,《道德经》的智慧正在点亮孩子们的思维。这部道家经典蕴含着辩证看待事物、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思想。老师选取 “上善若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等经典章节,结合生活案例讲解:从水的包容与坚韧,学习待人处世的智慧;从 “始于足下”,明白坚持的重要性。孩子们在讨论与感悟中,学会用更开阔、辩证的视角看待问题,思维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五年一班
五年二班
六年级:处世之智,《论语》润心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六年级的孩子们,正从《论语》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论语》中的许多语句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处世准则。老师引导孩子们探讨 “仁” 的含义,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道理,分享 “温故而知新” 的学习方法。六年级的学子们,在《论语》的浸润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有温度、有智慧的人。
六年一班
六年二班
从《三字经》的启蒙,到《论语》的深耕,我校分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课堂、融入生活。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经典为桥,引领孩子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为有文化自信、有道德修养、有理想追求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