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黎明
江苏省常熟市淼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做校长,就要有股子硬核劲儿”。这话听起来有些“霸气侧漏”,实则道出了学校管理的真谛。
一位性格温吞、动作滞缓的校长,很难带领学校突破重围,走向卓越。而善于破壁的校长,往往具备一定的战略思维、决策与沟通能力,展现出一种“硬核”领导力,情理兼备、刚柔并济,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运用。
当团队失去激情......
学校管理,要让一众人眼里有光。当团队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挑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陷入疲惫与懈怠, 止步不前。校长不能仅停留于温柔的鼓励,而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帮助教师克服挑战,激发热情与活力,重燃教育的勇气。
精准施策:像侦探一样深入探寻团队懈怠的根源:是教学任务过重导致“压力山大”,还是目标模糊让人迷失方向,亦或是激励机制缺失导致动力不足?找到症结所在,精准施策。
小步快跑:将宏大的教育目标,细化为一系列可触及的小目标并设定明确期限,让教师看到成功的希望,在不断的小胜利中积累成就感,增强信心和决心,重拾动力。
奖优罚劣:无论是绩效奖金、晋升机会,还是额外的精神褒奖,都能成为激发潜能的杠杆。切记,奖励需与教师的贡献紧密挂钩方能彰显公平,激发斗志。要及时肯定教师的贡献和成果,强调团队所具备的优势和潜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榜样引领:公开表彰那些在教学和科研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让他们的光芒照亮团队,营造一种积极的文化氛围。讲述学校的峥嵘岁月和成功案例,把个人目标融入到学校目标,将使命转化为意义和责任——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值得为之奋斗终身。
当团队偏离初心......
当学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团队难免犹豫和迷茫,就容易偏离既定轨道或核心价值观,校长必须挺身而出,及时出手,确保学校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防微杜渐:校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机会和机遇的感知、对学生需求的感知、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洞见;保持对团队行为的关注,通过定期沟通、反馈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的偏离。
正向预期:传达决策时,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展现出不容置疑的坚定,涵养正能量场,给大家以正向心理预期。倾听教师的声音,用理性和耐心回应他们的疑虑和担忧。
明确边界:制定并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明确师生的行为边界。对于违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核心价值观。明确每位教师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团队上下一心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达成共识: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管理,形成价值共识。通过团队建设和文化交流活动,如师德师风讲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帮助师生重新认识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自觉按照学校的价值观行事。
当团队陷入低谷.....
遭遇挫折和失败,团队难免士气低迷。此时,校长就需要展现出强大的心力和领导力,带领团队走出阴霾,追寻学校发展和转型的“成长点”。
寻找转机:冷静剖析并从中汲取教训。结合社会趋势,主管部门的教育方针,因循人才的培养需求,客观评估学校面临的外部现状;基于学校硬件基础、软件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做SWOT分析。
总结经验:将失败视为财富,组织教师通过“回头看”和“向前看”,总结经验,固化流程,形成能力,以利再战。要做真实有意义的总结,规范且完整的总结,清晰而深刻的总结,这不仅是回顾,更是未雨绸缪。
分解压力:在关注教师工作表现的同时,及时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 以温度为核心营造好的工作环境。对于部分摊派且与教育教学非直接相关的任务尽量简化,避免压力传导。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才有共同愿景的双向奔赴。
淡化评价:用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教师找回自信。淡化和慎用评价,强化诊断;采用“对话”而非“谈话”;做教师的后盾,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关注其职业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和晋升机会。真诚关心而非故做姿态,从细节里让教师感受到关爱,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当团队困于瓶颈......
当学校发展陷入瓶颈,创新不足时,校长不能只是简单地命令“给我上”,而应该挺身而出,打破僵局,带领团队喊一声“跟我来”。
思维破冰:要升维思考,“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以思考教育的终局来反推当下的行事路径; 组织头脑风暴、教学创新竞赛等活动,鼓励教师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流程再造:流程清晰,事半功倍;流程不明朗,则无从下手。要对学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聚焦目标,遵循逻辑,抓住关键,去除冗余环节,实现“飞轮效应”。
心理疏导:教师有诸如热爱、喜悦、激情、信任等积极情绪,也有压抑、憎恨、埋怨、恐惧、不思进取等消极情绪。要做好教师情绪管理,通过心理辅导、团队建设等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活力注入: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注重内部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让学校人才队伍更加强大。
当团队遭遇危机......
办学难免遇到各种突发危机事件,包括“校园霸凌”、“违规招生”或“家长投诉”等。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变成一场舆论风暴让学校声誉“一夜回到解放前”。校长要做掌控复杂局面的高手,迅速反应,带领团队转危为机。
全面评估:对危机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在危机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智。
未雨绸缪:“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建立科学的应对机制,确保危机发生时有效维护学校声誉和公众利益,通过有序行动减少损失,彰显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
雷厉风行:要敢于决断,勇于拍板,确保各项应对措施迅速落地、见效。当然,雷厉风行不等于霸道和专横,而是要鼓励整个团队积极参与决策过程,整合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增强信任:及时向教师通报危机的最新情况和应对进展,增强团队信任感和凝聚力。在危机中保持信息透明和畅通,是“硬核”型校长赢得团队信任的关键。
来源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