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嘴炮大会#
国内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留学生的院校背景存在一定的考量标准,这种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院校 “层级差异” 现象。对于家长而言,了解这一情况对孩子的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结合多年求职辅导经验进行分析。
从本科院校来看,国内企业通常较为青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在海外院校中,美国排名前 30 的本科院校、英国 G5 高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内 985 和 211 高校、中国香港地区前三高校以及新加坡前二高校也备受关注,普通美国本科院校相对靠后。
在硕士阶段,整体上美国、英国的硕士学历受认可度较高,其次是欧洲部分国家,然后是澳洲,再之后是东南亚国家,其他小众留学国家相对靠后。但这并非绝对,例如新加坡的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其硕士学历在国内企业认可度上通常高于澳洲硕士学历。而且在欧洲,只有像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顶尖高校才更具优势。
这种排名并非毫无根据,它与院校的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知名度紧密相关,并且会显著影响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难易程度和薪资水平。国内企业在筛选简历时,往往会对美国和英国的硕士学历有所倾斜。例如,两位 985 本科毕业生,一位毕业于 QS 排名 18 的悉尼大学硕士,另一位毕业于 QS 排名 21 的耶鲁大学硕士,前者起薪可能最多 16,000 元,而后者则能轻松获得 30,000 元的录用通知,这充分体现了留学地点和院校选择的重要性。
然而,院校背景优秀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进入国内顶级企业。这些企业除了关注院校背景,还十分看重专业技能匹配度和实习经验。因此,即使院校背景处于相对劣势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提升这些方面实现逆袭。比如曾有一位本科就读于国内 211 高校、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学生,虽然其院校背景在国内顶级企业的考量中不算突出,但他从大一开始就进行职业规划,大二时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尝试了投行、券商、基金等多个领域,甚至在本科毕业时就拿到了国内顶级企业的录用通知。在留学期间,他继续努力提升自己,获得了三段投行实习经历,最终在去年的秋季招聘中,战胜了众多院校背景更优的竞争对手,成功入职美洲银行。
由此可见,尽管院校背景优秀的应聘者在企业招聘中有一定优势,但院校背景相对较弱的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积累实习经验、提升专业技能等方式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