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孙春云表示,在生理上,孩子迅速成长,开始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进而在心理上渴望获得大人的权利,追求平等与独立。然而,由于心理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家长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种矛盾容易引发亲子冲突。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童永胜提醒家长,应摒弃“家长权威”心态,认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挑战权威来实现自我成长,要避免因孩子的顶撞而怒火中烧。
当孩子进入高中阶段,家长往往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此时事业也处于关键时期,容易将自身压力转化为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听话省心。同时,部分处于更年期的家长在情绪控制上存在问题,可能因此加剧亲子关系的紧张。童永胜强调,家长的沟通模式至关重要,在与孩子交流时应避免过度指责,尊重孩子已开始向成年人过渡的事实。
在“叛逆”期,孩子的表现各异。部分孩子处于自负阶段,表现为极端反权威、反规则,甚至自恋、自以为是;还有一部分孩子则可能陷入自卑,怀疑父母是否真的爱自己。更有甚者,一些孩子会通过极端行为表达反抗,试图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孙春云表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甚至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叛逆”实则是孩子成长的信号,家长应将其视为正常现象,反思自身是否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同时,家长需调整心态,避免过度焦虑,以免因不当的沟通和教育方式将孩子局限于狭窄的发展轨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应逐渐放手,允许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独立的探索尝试,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但也要在必要时提供适当帮助,助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