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事关集团直升!
开心田螺
2025-01-24 06:14:20
0

作为2025年北京教改的关键词之一,集团化办学和集团直升牵动着不少家长的心。

在当前首都基础教育改革 “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的总体思路下,深化集团化办学成为推动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

近日,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题为 《以集团化办学构建育人新载体,推动建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文章,对北京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认识和实践进行权威解读,同时也释放了下一步改革和优化的新信号,比如, 扩大集团直升招生规模,畅通多样化录取路径和多元化升学途径,培育以集团为主体的连续培养、协同培养模式; 逐步降低纯小学阶段教育集团的比例,积极扩大小初高一体化全学段教育集团的比例; 推动优质师资要素在集团内线上线下有序流动,这些新动向非常值得中小学生家长和老师高度关注。

北京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开启“3.0版”

李奕主任在该文中指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线性联动阶段。在教育资源较为短缺的时代,以集团化联盟促进教育公平。主要举措是以一所优质学校带动若干薄弱校,优质校向薄弱校输出优质教育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体系,形成教育均衡发展的态势。 二是扩优提质阶段。此阶段的集团化办学关注更多相近和内在的关联,注重教育阶段和教育资源的纵横打通,进行连续培养和课程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是新发展阶段。追求的是教育集团背景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形成全面的治理结构和完善的治理体系,更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

据了解,早在去年年底,北京多区中小学教育集团布局迎来了重大变化。比如海淀区的北京十九中加入人大附中教育集团,北师大二附中海淀学校加入北大附中教育集团;西城区铁二中、十四中和育才学校三所十二年制学校组建为一贯制学校发展共同体;朝阳区的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官宣扩军,新增5所成员校、4所联盟校,其中包括3所民办校......

业内人士分析,北京多区集团化办学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覆盖范围上看,民办校加入公办教育集团,实现教育集团全覆盖;从合作形式上看,由“强带弱”变为“强上加强”,优质学校和知名教育集团以联盟的形式强强结合;从培养体系上看,优质小学或将纳入中学教育集团,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成为主流。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集团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重要,除了扩大优质教育集团覆盖面以外,还 更强调教育集团育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教育集团育人载体创新,由单体学校供给向更加包容多元的区域供给、集团供给、共同体供给转变。集团的设备、师资、教研、管理、活动等资源共享,让家长和孩子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更为重要的是,教育集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途径和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鼓励学生连续培养、贯通培养、协同培养

在文章中,李奕主任表示,教育集团是创新学生培养机制、畅通人才培养长链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可以涵盖不同学段,减少学段分割和培养断点,具备学段统筹、贯通培养的优势。

依托集团化办学,北京市在课程创新实验、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体育、体育、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开展普通高中集团课程创新实验,以课程创新为核心,以连续培养、贯通培养、协同培养为导向,赋予教育集团合理自主权,全学段长链条配置资源,推进集团内课程、教学、师资、教研等优质要素加速流动聚集。比如,制定集团课程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集团课程实施、教学管理、质量监测、学生评价等配套制度;构建集团特色课程体系,鼓励在科技、人文、外语、体育、艺术等领域培育建设特色课程群;搭建集团学生成长立交桥,探索初高衔接、集团直升等多样化培养渠道,等等。

按照“大构架建设、小切口试点”的原则,推动建立市、区、校三级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集纳大中小学、校外教育、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在教育集团中积极探索高校与高中联合培养的模式

另外, 鼓励体育、艺术、科技等特长学生的连续培养、贯通培养和协同培养,促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通过在集团内构建小学、初中、高中贯通的特色课程体系、训练体系、竞赛活动体系、教师培训及教研体系,促进学生高水平社团更好地面向人人、惠及人人,在集团内形成普及促进提高、提高带动普及的良性发展模式。

优化教育集团类型结构上,李奕主任表示,北京将逐步降低纯小学阶段教育集团的比例,积极扩大小初高一体化全学段教育集团的比例,可以在集团内进行学位和资源的调剂,以满足办学需求。

据了解,去年9月朝阳区召开教育发展大会,会上透露朝阳区将打破学段壁垒,把发展较好的6个小学教育集团与中学教育集团组建发展联盟,将孩子的成长放在了12年甚至15年的长时间周期中,让学生的发展成长更为顺畅。去年年底,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的版图上,就多了3所优质小学,旨在实现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可以预见,未来预计将有更多区的教育集团探索这种模式。

增加升学渠道,扩大集团直升招生规模

在北京“多渠道、新载体”的基础教育改革思路下,以多样化的方式,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多元化的升学渠道和成长路径,是2025年中小学教改的重要方向。

李奕主任表示,北京市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依托集团化办学,聚焦人才培养目标, 增加升学渠道,扩大集团直升招生规模,畅通多样化录取路径和多元化升学途径,培育以集团为主体的连续培养、协同培养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新的育人载体,激发学校创建特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内生动力。

上学期期末,北京多区教育集团的直升工作陆续启动,集团直升正在全面推开。从各教育集团公布的直升名额来看,数量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增加了20个,北京八中增加了约25个.......可以预见,未来北京中小学教育集团直升名额增加将会是一个重大趋势,这也将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要求, 教育集团要重新思考12年基础教育中小升初、初升高这两个分水岭的合理价值,如何减少这两个分水岭带来的内耗、消耗和焦虑,如何在集团内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这些问题有待深入思考和着力突破。”李奕主任表示。

让集团内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老师流动起来

李奕主任表示,要打造集团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统筹集团内教师管理, 推动优质师资要素在集团内线上线下有序流动

据介绍,北京中小学将多渠道调配人力资源,打通区域学段、学科界限,在集团、学区内实现教师编制、招聘、职称等要素统筹和动态管理,鼓励和培养教师承担融合课、项目学习、大单元教学等, 改变教师在单一学校、单一学科供给的结构,提高教师使用效率

另外,建立“法人统筹型”教育集团和城乡共同体或多法人联合体,实现“一长多校”。集团、学区内实现编制、招聘、职称等资源要素的统筹和动态管理,打通管理壁垒,实现跨校、跨年级、跨学段、跨学科的教学融通。研究学段之间教师打通使用的机制。通过一定学时的培训,让不同学段的教师流通起来,提高教师资源使用效益。开发教师的优质服务属性, 在直接的学科教学供给之外,在课后服务、集团活动、“教联体”中增加教师打通使用

同时, 以学区内、集团内和城乡间为主,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建立健全教育集团“一体化”捆绑考核评价制度,重点考核参与交流轮岗的学校的提质增效情况、校际之间差距变化情况、学生的实际获得和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等。

这也意味着,家长普遍关心的集团内不同学校间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了切实有力的保障。即便孩子所在的集团成员校比较普通,也能享受到集团内头部学校的师资资源,这无疑给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编辑 | 京教君

部分素材来源 | 《北京教育》(普教)2025年第2期、学情研究所、京城教育圈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印尼华校:一所...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潇 蒋铮 温泽广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温泽广 曾潇 印尼万隆是著名的避...
“教育强国:特色高校改革发展论... 人民网讯 9月19日,“教育强国:特色高校改革发展论坛”在外交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0余所外语院校的专...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 金秋时节,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四年级组于近日成功举办了以“普通话,让我们的交流更美妙”为主...
打造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师... ◎摘 要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教育质量直接关乎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关乎到教育强国建设根基。...
职业教育服务强国高质量发展高峰... 扬子晚报网9月19日讯(记者 张可)9月19日,由全国数字商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办、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
济源:轵城镇东轵城小学队列队形... 为锤炼学生纪律意识、增强班级团队凝聚力。近日,济源市轵城镇东轵城小学组织开展了队列队形比赛,全校学生...
管城回族区大王庄小学让普通话成... 大象新闻记者龚丰硕 通讯员侯军萍图文 9月15日至21日,管城区大王庄小学紧扣“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齐村镇联合齐村中心小学开展“网... 为切实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素养,构建清朗校园网络环境,9月16日,齐村镇联合齐村中心小学开展“网络安全...
我校2025年度新入职教职工岗... 为构建完善教师发展培养体系,帮助新入职教职工深入理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新时代教育教学...
共研开放日,同筑理解路 | 山... 为进一步搭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家长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太原市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