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努力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县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培养有温度的时代新人的决策部署,紧贴和呼应我县聚力打造“主客共享·舒适温暖”旅居城市的经营理念,深入开展“温馨校园”大爱教育行动、“正行校园”养成教育行动、“墨香校园”习字育人行动、“书香校园”大阅读行动,做有温度的武平教育,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师生与民众。
“四大行动”自2023年11月启动以来,恰似四颗璀璨星辰交相辉映,在启智润心、培育时代新人方面初显成效,得到全县广大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为大力宣传各校的好经验、好做法,武平教育特开设“‘四大行动’进行时”专栏,今天推出《以书“慧”心 “阅”见未来!武平县实验小学开展“丰·彩”读书交流会》一文。
以书“慧”心
“阅”见未来
——武平县实验小学开展“丰·彩”读书交流会
书香校园,师者先行。3月5日,武平县实验小学两校区二年级语数备课组以余文森教授《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为研读载体,围绕“从‘坐而论道’走向学科实践”的核心命题,开展了一场充满思辨张力的“丰·彩”读书交流会。活动由杨小丽老师主持,通过“理论研读——实践对话——策略生成”的立体化研讨模式,探寻实践型育人方式的落地路径。
书卷寻真·理论深耕
在王水连老师专业领读中,老师们重新审视“学科实践”的内涵——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育人范式的结构性变革。“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王丽萍、丘小梅、王鑫春三位老师展示的读书笔记中,密密麻麻的批注与思维导图,折射出她们对书中关键知识的理解与领会。
书中有乾坤,自悟则导行。钟莲娇、李桂香等老师结合低段教学特点,提出操作实操中的突破性认知:“学科实践应实现三个转变——从静态知识向动态素养转变,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变,从虚拟情境向真实世界转变。”一篇篇工整美观的读书笔记,一段段至情至深的读书感悟,体现了老师们将理论淬炼为教学指南的思辨过程,彰显了老师们专业阅读的实践转化力。
思维激荡·路径探索
交流会上,钟平华、丘春凤老师认为,学科知识是实践活动的认知基础,真实情境是知识活化的孵化场。知识与情境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教师们要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钟永秀、邱晓英老师围绕“学科实践的载体和抓手”这一关键要点,从情境与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与问题的相互关系、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个维度展开探讨,提出了许多独到且具有启发性的见解。
林太平等老师则对“学科实践的形态与表现”进行了详细解读。她们认为,在阅读实践中,应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要精心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在口语交际中,需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实践,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实践熔铸·课堂突围
刘桂连、柯世燕等老师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从“做中学”到学科实践在教学中的理解与应用,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王舒芬、童桂秀、王利琴老师立足教材本身,畅谈了如何从本学科知识体系出发,精心设计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活动,为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石桂娣、钟惠、谢柳波老师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互动形式的优化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构建“做中学”的育人新模式,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
王田英、林荣老师借助生动的教学实例,全面且深入地阐释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实践型育人方式的积极探索,为在场教师带来了诸多可借鉴的经验。
笃行致远·阅见未来
读书交流会在《师者的光》的深情朗读声中圆满落幕。书本,犹如浩渺无垠的知识海洋,每一页都珍藏着探索世界的宝藏。我们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起航,用爱与智慧让学科实践在课堂真实生长。
朗诵视频:↓
教育改革的浪潮奔涌向前,实小教师正以书籍为帆,以实践为桨,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航道上破浪前行,书写着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的崭新篇章。
文:刘秀金 曾珍 图:李慧荣 林剑东
一审:陈林 二审:石晓英
作者简介:
刘秀金 武平县实验小学二级教师
曾 珍 武平县实验小学一级教师
第2218期
来源丨武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