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关心、不回应孩子的情绪
“没事,没事,哥哥只是摸了你一下。”
“不要哭了,就摸了一下。”
原本孩子间的打闹,也许哭哭就算了。可是妈妈否定孩子的感受,甚至否定了这件事本身,会让孩子很愤怒。
孩子小,无所谓有感受,这是很多父母的观念。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而不是父母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而发展这种独立的思想,得有一个愿意倾听孩子,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
那些真正爱孩子,能跟孩子共情的父母,往往能让孩子感受到共情的力量。所以请好好回应孩子的情绪。
不和谐的夫妻关系
父母关系不和谐,孩子往往是最先感受到的。冲突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不爱表达情绪,容易变得焦虑、内向、抑郁。
夫妻之间吵架可以抱怨,但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更不要批评、攻击对方的人格。
讥讽、贬低孩子
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那里确认自己的存在。如果连最亲的人,都不顾你的尊严,否定你的价值,那么孩子是无法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所以毁掉一个孩子,可能有很多种方式,而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顾忌的辱骂,贬低,无疑是其中足以诛心的杀手锏。明确指出孩子行为上的错误,但不要说出贬低性的话,更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来讥讽、咒骂孩子。
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
成人或许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口中一再强调的“胆小”“挑食”就像标签,留在了孩子的心里,时时提醒着他。父母的标签决定孩子的走向。
孩子就像是一个空白的画板,我们对孩子的正面评价,就是为他定位,为他提供一个临摹的范本,哪怕他一时达不到,那也只是程度问题,至少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 消息来源:综合自网络
◆◆ 编 辑:高勇男
◆◆ 一 审 :张彤
◆◆ 二 审 :律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