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与核心资料
量子力学(628)
官方指定教材: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辅助资料:
历年真题(2008-2023 年)及答案解析,需分析题型和出题规律。
核心题库(含计算题精编)和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覆盖高频考点。
高分研究生整理的复习笔记和导师讲义,提炼重难点。
普通物理学(823)
官方指定教材: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辅助资料:
历年真题(2008-2022 年)及答案解析,把握出题风格。
内部导师题库(含计算题原型)和模拟题,注重解题技巧训练。
复习笔记、提纲和自测题,帮助系统梳理知识点。
二、分阶段复习策略
(一)基础阶段(3-6 个月)
量子力学
通读周世勋教材,理解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角动量等核心概念。
完成课后习题,重点突破一维势阱、谐振子、微扰理论等章节。
整理笔记,标注难点(如对易关系、表象变换)。
普通物理学
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顺序系统学习,掌握基本公式和物理模型。
完成程守洙教材课后习题,重点训练力学(牛顿定律)、电磁学(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
结合笔记和提纲,建立 “现象 - 公式 - 应用” 逻辑链。
(二)强化阶段(2-3 个月)
量子力学
分析历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如波函数统计解释、定态微扰)。
真题答案鸿知考研网有
专项训练计算题,参考核心题库和模拟题,规范解题步骤。
补充学习进阶内容(如自旋、全同粒子),结合论文或讲义拓展视野。
普通物理学
分类整理真题题型(如力学中的动量守恒、电磁学中的电磁感应),针对性训练。
利用内部题库和模拟题,提升解题速度(约 15 分钟 / 题)。
关注实验题和综合应用题,结合教材例题和导师重点强化。
(三)冲刺阶段(1-2 个月)
量子力学
全真模拟考试,严格限时训练(3 小时),适应考试节奏。
查漏补缺,重点复习错题和薄弱章节(如散射理论、量子跃迁)。
背诵关键公式和结论,整理答题模板(如简答题的逻辑框架)。
普通物理学
模拟考试,合理分配时间(如力学 30%、电磁学 40%、其他 30%)。
总结高频考点(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光的干涉衍射),强化记忆。
关注前沿动态(如量子信息、半导体物理),应对可能的新兴考点。
三、关键复习技巧
真题与题库的使用
真题至少刷 2-3 遍,第一遍按章节分类,第二遍全真模拟,第三遍分析错题。
内部题库和模拟题需结合真题风格,重点突破导师常考题型(如量子力学中的微扰计算、普通物理中的电路分析)。
时间管理与心态调整
按 6:4 比例分配普通物理与量子力学的复习时间,避免偏科。
制定每日计划,保证 8 小时高效学习,避免疲劳战术。
通过运动、社交缓解压力,定期与研友交流经验,保持积极心态。
四、注意事项
大纲与教材更新
定期查看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确认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是否有变动。
2025 年招生目录显示考试科目未变,可沿用现有资料。
复试衔接
初试后尽早准备复试科目(如固体物理、电子技术基础),参考历年复试真题和导师研究方向。
关注实验技能和科研素养,提前阅读相关论文或参与实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