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环节
师: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小组开火车”。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说出一个节日,你们要快速说出这个节日里常吃的特色食物。比如,我说“春节”,你们就回答“饺子”。同学们,明白规则了吗?
师: 很好!那我请这一排的同学先来配合老师完成这个游戏。
师: 太棒了!刚刚这组同学回答得非常流利,把老师出的题目都答对了。比如,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腊八节喝腊八粥,二月二吃糖豆,春节吃饺子,还有端午节吃粽子等等。看来大家对咱们的传统节日都很熟悉呀!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品尝”课文里的端午粽。
二、初读环节
师: 同学们,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在这5分钟里,大家要完成两个小任务: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 嗯,老师听到读书声变小了。好,请大家抬头看一下PPT,老师已经把课文中的生字词整理好并标注了拼音。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哦,那位穿红衣服的同学第一个举手了,请你来试试。读得不错,字音很准确,如果声音再洪亮一点就更完美了!
师: 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哪位同学愿意再挑战一次?后排那位男同学,声音很响亮,非常好!接下来,请全班同学一起读两遍这些生字词。
师: 很好,生字词这一关我们顺利通过了!接下来,哪位同学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靠窗的那位女同学,请你回答。嗯,她说得简洁明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端午节的粽子。
三、析读环节
师: 同学们,刚刚那位女同学提到课文讲的是端午节的粽子。那么,课文具体是怎么描写粽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分析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然后讨论两个问题:
这段话描写了什么内容?
描写粽子的顺序是怎样的?
等会儿请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
师: 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大家已经交流得差不多了。哪一组先来分享呢?第一小组举手了,请小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师: 他说这段话讲的是粽子用什么包的,食材讲得很详细。大家看PPT上的图片,粽子由绿油油的箬叶、白花花的糯米和红彤彤的大枣组成,描述得很生动。
师: 还有哪组想补充吗?第三组的代表已经跃跃欲试了,请你来说说。他提到这段还讲了粽子的味道——又黏又甜。听你这么一说,老师都忍不住想尝一口了!
师: 通过这两组同学的分享,我们了解到这段话讲的是粽子的特点。请大家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描写粽子的顺序是什么?
师: 读完了,大家发现什么顺序了吗?第二小组的同学请回答。他总结得很到位,说这段是从颜色、香气、味道的顺序来描写的。老师要给你们点个赞,太棒了!
师: 第四小组还有补充吗?我看到那位戴眼镜的同学举手了,请你来说。他提到粽子的描写还有从外到内的顺序,先说了外面的箬叶,再讲里面的糯米和大枣。观察得真仔细,分析得很到位!
师: 通过这两组同学的分析,我们发现课文的描写既细腻又有条理。一方面是从外到内的顺序,另一方面是从色、香、味的角度来写。通过小组合作,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呀?
四、总结与作业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端午粽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再一起齐读全文,感受一下课文的魅力。
师: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请你们用今天学到的描写顺序(色、香、味或由外到内),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食物,下节课和大家分享。
师: 好,同学们,下课!
结束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倾听。现在我可以擦黑板了吗?
板书设计
《端午粽》
描写顺序:
色、香、味
由外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