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质量建设新型工业大学专题报告会在苏州工学院慎行楼乐之厅举行。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校务委员会原委员龚放;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余东升和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型工业化推进处处长吴年康以及苏州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培君,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任、王继元出席会议。会议由苏州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根华主持。
《苏州工学院使命愿景红皮书》发布
会上,王培君发布了《苏州工学院使命愿景红皮书》。红皮书系统阐述了苏州工学院未来的使命愿景与发展目标、发展策略与行动计划,锚定构建新型工业大学发展新格局,旨在将苏州工学院建设成为立足苏州、服务长三角、贡献全国的新型工业大学,全力打造“苏州有作为、长三角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为区域发展与国家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会上,吴年康作题为《苏州市产业发展情况介绍》的专题报告,报告紧扣“1030”产业体系,对苏州10大产业集群、30条关键产业链的发展全貌进行了系统阐释。作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凭借雄厚的工业规模优势,持续推动产业集群稳健发展。未来,苏州将深度推进产城教融合发展,倾力打造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制造之城。
揭牌仪式
龚放作了题为《新型工业大学建设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专题报告。报告从“识别‘天时’:从更大时空范畴把握趋势;借助‘地利’:长三角增长极和‘最强地级市’;盘活‘人和’:新型工业大学崛起的杠杆”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新型工业大学建设的发展机遇、区位优势与核心动力,为探索新型工业大学建设路径提供了系统性思路。报告指出,当前高校面临知识生产模式的迭代更新,培养目标的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培养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未来企业家等全新课题与挑战。
此次“扎根地方,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新型工业大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凝聚了各方智慧与共识,更为新型工业大学的发展锚定了清晰航向。苏州工学院将以此次研讨成果为指引,深化校地、校产、校企合作,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实现苏州工学院办学质量的系统跃升,谱写出“高校与城市共生”的华美篇章。(吕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