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美国总统是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一再对美国国内的高等学府,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在进行施压。之前针对哈佛,已经采取了一些手段,其中包括冻结和取消联邦拨款,以及威胁取消学校的免税地位。这涉及到的是学校获得的资金来源,以及获得捐款的可能性。
而现在针对国际学生,特朗普要求哈佛停止招收国际学生,对在校的学生也要加以限制,已经有学生在转学。这个时候,特朗普希望抓住的关键是学校的资金来源,因为他认为这是大学发展的关键,确实会对一个学校产生深远的影响。
说到资金来源,不管是联邦拨款还是国际学生的收入,涉及到的都是学校在科研、教学方面,当前活动的开展,而另外还涉及到的是学校长远发展。国际生对于高等学府来说,是意味着未来自身的吸引力,同样也意味着,在资金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可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这个时候特朗普自认为是拿住了学校的软肋,是在不断进行施压,认为施压之下学校是有可能做出妥协的。同时我们会看到,特朗普与高校之间的这种硬刚,还反映出他意图在开启第二任期之后,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施政空间。或者说对于现在美国政府来说,尤其是国内,采取一些举措是要尽可能地减少阻力。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的,不仅仅是美国政府要落实所谓针对“反犹主义”和多元化举措的这种调整,要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在针对顶级学府施压的时候,还涉及到其他的科研机构和美国国内的机构。而另外当特朗普进行施压的时候,是认为有进一步突破的可能。确实对于学校来说,之前哥伦比亚大学已经服软,现在哈佛尽管在硬刚,当然也有妥协的可能性。
而更多我们会看到的是,针对总统的想法和行政令方面的实施,很显然现在美国国内,不管是联邦还是地方,通过立法的方式进行阻止,不够及时也不够有效。所以这反映出的是,美国国内当前撕裂的一种加剧,同样反映出的是美国政治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