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与资料选择
核心教材
指定书目: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版教材为准,包括《护理学导论》(第 5 版)、《基础护理学》(第 7 版)、《内科护理学》(第 7 版)、《外科护理学》(第 7 版)。需重点掌握 “护理程序”“疾病护理措施”“手术前后护理” 等核心框架。
政策依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 年)》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是命题重要参考,需结合教材理解 “优质护理服务”“循证护理” 等实践要求。
拓展资源:《护理综合高分教程》(医考帮)可补充高频考点总结,适合强化阶段使用。
真题与模拟题
真题价值:2011-2023 年真题及鸿知考研网参考答案是核心资源,需至少刷 2-3 遍。近年病例分析题占比 33%(100 分),高频考点如 “心力衰竭护理”“术后并发症处理” 多次出现。
模拟题训练:2025 年模拟题(如《护理综合冲刺五套卷》)需限时完成,重点检测 “COPD 氧疗”“糖尿病饮食计划” 等应用型考点。
辅助资料
题库与笔记:圣才《护理综合考研真题汇编》可分章节练习;华师考研论坛高分笔记需结合教材补充个性化内容,例如将 “安吉游戏”“瑞吉欧教育理念” 等案例融入笔记。
二、复习阶段规划
基础阶段(3-6 月)
教材精读:以《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为核心,逐章梳理 “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等模块,同步完成课后习题并核对答案。重点标注公式推导(如氧疗计算、输液速度调节)和典型例题。
框架梳理:按系统制作思维导图,例如内科分 “呼吸系统 — 循环系统 — 消化系统” 模块,标注核心护理措施(如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管理”)。跨考生需先学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建立基础。
强化阶段(7-10 月)
模块突破:
内科:集中训练 “心力衰竭分级护理”“糖尿病胰岛素注射” 等高频考点,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优化护理措施。
外科:重点突破 “术后并发症预防”(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手术前后护理流程”。
真题分类训练:按题型(单选、问答、案例分析)分模块刷题,例如案例分析题需总结 “评估 — 诊断 — 计划 — 实施 — 评价” 逻辑链。
真题答案鸿知考研网有
冲刺阶段(11-12 月)
全真模拟:限时完成真题,严格按考试时间(3 小时)模拟,重点训练时间分配(如案例分析题预留 40 分钟)和卷面布局。模拟后逐题分析错题,标注易错点(如 “压疮分期”“热型分类”)。
查漏补缺:回归教材,针对偏门考点(如 “血液净化疗法护理”“骨髓穿刺术操作要点”)进行紧急复习,并背诵高频公式(如氧分压计算、药物剂量换算)。
热点结合:关注 “人工智能在护理中的应用”“老年护理新趋势” 等前沿议题,积累论述题案例。
三、重点内容与答题技巧
核心知识点
护理学基础:
护理程序:评估方法(如数字评分法)、护理诊断排序原则(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基础操作:静脉输液并发症处理、导尿术注意事项、压疮预防措施。
内科护理学:
循环系统:心力衰竭分级护理、心律失常急救流程、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消化系统:肝硬化腹水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急性胰腺炎饮食管理。
外科护理学: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肠道准备、术后早期活动意义、切口感染处理。
创伤护理:骨折固定原则、烧伤面积计算、休克补液公式。
答题策略
单选题:
关键词法:圈画题干中的 “错误”“首选”“禁忌” 等关键词,例如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排除法:结合临床常识排除明显错误选项(如 “静脉输液时应快速加压”)。
简答题:
分点作答:按 “定义 — 病因 — 临床表现 — 护理措施” 结构展开,例如 “简述 COPD 氧疗原则” 需分点说明流量、设备清洁、监测指标等。
结合指南:引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增强专业性,例如 “术后早期活动依据指南建议每 2 小时翻身一次”。
案例分析题:
问题识别:明确题目要求(如分析 “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原因”),结合 “评估数据 — 理论依据 — 干预方案” 逻辑。
方案设计:包含 “目标设定 — 具体措施 — 评价方法”,突出创新性(如融入数字化血糖监测)。
四、真题使用与时间管理
真题规律
高频考点:“心力衰竭护理”“术后并发症处理”“压疮预防” 连续多年考查,需重点掌握。
命题趋势:近年大题更注重综合应用,如 2024 年真题要求 “结合《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分析如何提升基层护理服务质量”。
时间分配
基础阶段:每天 2-3 小时,教材精读 + 习题练习。
强化阶段:每天 3-4 小时,真题训练 + 热点整合。
冲刺阶段:每天 4-5 小时,模拟考试 + 查漏补缺。
背诵节奏:采用 “关键词串联法”,如 “心力衰竭 — 分级 — 护理措施 — 健康指导”,每周滚动复习已背内容。
五、其他建议
笔记整理
专题分类:按 “内科 — 循环系统 — 心力衰竭”“外科 — 围手术期 — 术后护理” 分模块整理笔记,标注易错点(如 “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 0.3%”)。
错题本:按题型(计算、案例分析)分类整理错题,标注错误原因(如 “忽略患者过敏史”)及正确解法,定期复习。
跨专业备考
入门路径:先学习《护理学基础》(李小寒)建立护理框架,再切入内外科系统知识。
实践模拟:通过微格教学(如录制 5 分钟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 视频)提升操作感知力。
六、注意事项
教材版本:以第七版教材为准,避免使用旧版(如第六版)。
考试大纲:2025 年大纲显示题型稳定,但案例分析题占比提升,需加强实践方案设计训练。
偏门考点:中山大学常考教材边角内容(如 “骨髓穿刺术护理”“甲状腺危象急救”),需全面覆盖,不可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