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北美地图-1,香港高校四处接哈佛学生转学?
开心田螺
2025-05-30 09:38:22
0

2025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年。

前段时间,特朗普政府肆意撤销国际学生签证,虽然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但是给留学生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最近更是开启了对哈佛的围追堵截,取消哈佛招收国际生的资格。

而一贯“有我没他”的美国高校也选择了让步,全世界也开始纷纷接起留学生——

哈佛打破惯例,允许国际学生持有海外院校“双录取”;

加拿大新总理新官上任三把火,移民配额(包括国际学生)直接骤减;

中国香港的港大也带来了利好消息,对QS/THE排名Top 50的国际学生直接抛来转学的橄榄枝。

香港科技大学更是直接无条件接受哈佛转校生。

这一系列变化,让不少留子们开始焦虑,如此动荡的留学圈,未来要如何应对?

01

北美政策收紧:

哈佛“备胎机制”&加拿大“配额红线”

这段时间,哈佛大学因为公开硬刚特朗普,成为了“起义第一校”。尽管它得到了巨大的声援,但是权力掌握在特朗普手中。国土安全部直接暂停哈佛招收国际生的资格,还要求哈佛在读生赶紧转学或者离开美国。

也许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哈佛一边劝退在校生,一边打破惯例,允许国际学生“找备胎”了

而此时,隔壁加拿大则不然,新总理卡尼“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其中一把火,就直接烧到了留学生头上。

01

哈佛“备胎机制”

4月27日,哈佛打破历史惯例,在一封发给即将入学的国际新生的电子邮件中宣布,国际学生可以同时被哈佛和第二所非美国院校两所大学同时录取

(Source: The Harvard Crimson)

哈佛表示:

校方理解目前被哈佛录取的国际学生及其家人对近期美国国内发生的和哈佛有关招生的事件感到担忧;在通常情况下,被哈佛录取的学生必须在5月1日前回复就读一项,且不得同时承诺就读其他大学,但今年由于特殊情况并未给国际学生拒绝第二份录取通知书设定DDL,以方便给国际学生更多的权衡时间。

哈佛友好的为国际学生开启了“备胎机制”,但隔壁加拿大就没这么友好了,不仅没有“备胎机制”,甚至原本正常的国际学生也会被限制。

02

加拿大“配额红线”

5月3日,加拿大新总理Mark Carney在大选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阐述了他的移民规划。

(Source: Business Standard)

他声称:

他将带领加拿大政府令移民回到“可持续水平”,到2028年,临时工和留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3%,下降至5%,同比下降2.3%。

Mark Carney批评自由党允许移民在COVID-19时期后迅速增长,但加拿大的住房和支持服务却没有跟上移民增长的步伐。

# 据统计

截止至2025年1月,加拿大临时居民(包括留学生、外国工人和其他人)总数达到了302万。根据新计划,到2028年,临时居民总数计划下降至207.5万左右。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加拿大政府决定实施设定学习许可申请数量上限、收紧毕业后工作许可(PGWP)的申请资格、终止配偶开放工作许可等措施

(Source: Business Standard)

未来新申请人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入境条件,但一些已经在加拿大的申请者将有新的机会过渡到加拿大永居身份

看来加拿大留学友好申请的时代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建议未来计划申请加拿大大学以及毕业后打算留加发展的留学生们,还是要提前做好规划和Plan B。

02

香港各大学:我接接接

虽然北美在“变相驱逐”留学生,但除此之外,全世界都在接留学生,尤其是咱们国内的香港大学宣布——

“国际学术转学计划”,接受QS或THE排名Top 50院校的本科在读学生转学申请。

(Source: 网络)

其实这个转学渠道,港大之前一直都有;不过素来低调的港大,从来都是“闷声干大事”,一直没有把转学放在台面上讲,再加之,接受转学名额偏少+转学标准较为模糊,因此一直令部分有意转入港大的同学摸不到头脑。

这次可是港大首次高调、系统地官宣转学申请,让不少同学都很惊讶。

# 录取要求?

虽然目前港大官方没有公布具体的申请门槛,仅表示会“择优录取”,但按照同类大学的成功录取案例以及港大的招生偏好来看,建议计划申请转入港大的同学GPA成绩达到3.0及以上(满分4.0)对于一些热门专业(如STEM专业、商科专业)GPA肯定是达到3.5及以上会更稳妥。

(Source: HKU)

据悉,此次转学申请采用滚动录取模式,申请时间截止至2025年8月22日中午12:00,预计申请人提交材料后的4-6周内出结果。

打算就读港大、未来规划回香港及大陆发展的同学,这次机会千万别错过!

与此同时,香港科技大学官方宣布:无条件接受哈佛大学转学生。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就读的国际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持有哈佛学位课程确认录取通知书的学生。

港科大强调,将提供无条件录取、简化录取流程和学术支持 ,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无缝衔接。

并表示这一倡议是强化香港科技大学致力于培养多样化、世界一流的学习环境的承诺。

除了港大、港科大,岭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也都纷纷响应,欢迎哈佛学子加入。虽然有些不太悦耳的声音,但是咱就是说,求贤若渴的心情大家都可以理解嘛。毕竟哈佛已经为你筛选了一轮,免检保证~

从各大学的这波操作中也不难看出,中国香港正在想尽办法“抢生源”,不止招生友好,还扩容了“高才通计划”,推出IANF签证延长两年等政策,形成了“留学-就业-落户”的全链路吸引力。

这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毕竟当下英美政策动荡不安,谁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有机会选择香港这个“紧急避险通道”,也未尝不可。

03

留学生动荡生存法则

在如今的动荡国际局势下,想必很多留学生都比较焦虑和担忧,万一留学所在国突然“抽风”,出台了不利我们留学生群体的政策,要如何紧急有效应对?

别慌!越是形势不利的时刻,越要冷静处理!这份留学生动荡时期的避险生存法则请收好!

多国联申、分散风险

针对一些准留学生而言,建议摒弃“单一留学目的地”思维,采用“美国、中国香港、英国、加拿大”多个留学地组合申请的模式进行申请。譬如,哈佛申请者可同步申请港大、UCL、多大等相同专业,并利用港大“Top 50转学友好”政策作为选择之一。

(Source:UCL)

关注替代路径Plan B

就已经申请到了国外大学Offer的准留学生而言,如果因为各种原因签证受阻,不妨申请Gap Year临时过渡,同时参与科研/实习项目,以保持学术连贯性。

就已经在读的留学生而言,提前规划好毕业后的求职规划,假期回国多积累实习,并在大四期间多多关注国内的求职机会,确保可在毕业前寻找到合适的国内发展机遇。

提升核心竞争力,确保风险对冲

不论政策怎么变,学霸和人才肯定是国外想要留住的,因此保持高GPA、多参与科研项目以积累科研实力等,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之一。

(Source: Cato Institute)

及时关注信息,避免滞后

及时关注移民局官网,加入各地留学生社群,确保可及时获悉移民和国际学生的相关政策同样重要,避免因政策解读滞后错失大好机会。

政策动荡的背后,是国际政治博弈与教育利益的拉锯,也是全球人才竞争格局重构的缩影。从哈佛的“允许备胎”,到加拿大的“战略收缩”,再到港大的“主动破局”,在面对种种消息时,留学生要做的就是跳出单一的申请思维方式,通过多元布局来应对各种意外。

希望每位留子都能在动荡的变局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稳定点,让留学成为自己了解世界的桥梁,而非单纯是一段学历的终点。

文 | ZZL

Reference:

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5/4/28/harvard-loosens-commitment-intl/

你怎么看待哈佛的“备胎计划”?

你会考虑港大嘛?

对于大学的转变,你会觉得安心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刑诉法第十条:日益虚置化的刑事... 刑诉法第十条规定:“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该条款本无争议,但近期因多起热点案件,再度成为焦...
从新生职业手册到离校“不断线”...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数据显示,全国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
曾经的4个热门专业,如今却跌落... 中国高校专业设置明显落后于行业发展,学校每年都是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报考热度,最终决定各类专业招生人数...
生物科学“101计划”核心教材...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欣)9月20—21日,生物科学“101计划”核心教材发布会暨2...
从名师到“人人喊打”,沦落到账... 从全网追捧的“考研名师”,到如今各大平台账号被禁止关注,张雪峰的跌落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 这位在...
我们一起,再写一次青春 白浪 设计 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该怎么书写青春? 1936年,赵一曼在就义前留给孩子的遗书中写:“母...
镇金镇开展2025年秋季“开学... 为进一步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在校学生禁毒意识和能力,2025年9月1日,镇金镇人民政...
2025美国留学十大留学中介风... 在2025 年美国留学的征程中,选择一家值得信赖的留学中介至关重要。面对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十大留学机...
奖学金申请经验分享 这些重要的... 现在赴北美留学的竞争已经变成各个方面比拼, 成绩、经历、个人文书缺一不可. Tulane这样的顶尖高...
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 我是明确反对寄宿制的,如果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