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由于互联网的宣传以及“军工热”,国防七子的录取分数水涨船高,其中,哈工程的涨幅较为明显,前些年与合肥工业大学一档,如今已经反超武汉理工、华东理工等知名211。
那么,放弃哈工程,选择华东理工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我是2017届化工学生。
一、学校学业环境概述:
能进华理的分数线基本上在全国任何范围内都能进985(本人大概能去山大,吉大,中农,中南等学校),之所以来华理,我想大部分同学也是由于上海的地域加成,所以就生源来看,华理基本上于中末流985持平,而且是主打工科的学校,竞争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在华理的大部分专业里面课程设置和考试难度都是不低的。
一周三天满课基本上是常态,课业压力很重,前三年地处奉贤也不利于想要找实习或者吃喝玩乐的同学,但是对于有志于科研的同学,这个学习环境却是很不错的。
华理理工科专业保研率都较高,化工普遍在30%左右。
而缺点就是学校整体对学生培养路线偏保守,在华理没有很浓的创业氛围(跟行业或许也有关),也没有很浓郁的社团氛围,导致华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方差较小,即便有大佬也是科研方面的,其他领域少有人才,这或许会对一部分有其他想法的同学造成限制。
二、校园生活:
地处奉贤远离市中心,进城需要坐校车直达徐汇校区或者坐梦境到南站,基本上都需要花费40+min,若是公交进城时间2h+。
这就导致华理的校园生活比较纯粹,社团活动也一般限于学校内部。
华理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没有那么好也从来没有那么坏,但是报考需要慎重,原因在于专业设置,华理堪称"生化环材大本营"了,你如果没有把握进华理的商学院或者信院,大概率会被调剂到生工,化工等学院,从概率来看是很高的,对于不想搞此方面研究的同学来说,进入这种专业是得不到任何其他技能发展的,你需要自己独自走出一条路,所以与其说劝退华理,不如说是劝退"生化环材",华理只是目前社会背景下的倒霉蛋而已。
像同档次的西电,中南,山大,北交等高校由于专业设置或者说由于985的帽子,或多或少会比华理在就业市场存在优势,但是像类似于校区偏远,官僚主义这种问题是同样盛行的,只是就业好一点可以掩盖一部分罢了,传统制造业的行业下行才是导致华理分数线下降的主要原因。
所以,确实有华理对口专业意向的同学还是很欢迎报考的,但是如果没有特别明确的意向还是建议去985或者目前专业设置热门的高校吧。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2019级。
我想说一下现在外面都在黑华理的三个点。
奉贤校区远离市中心:
很多同学来华理的初心就是因为华理坐落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很多同学渴望在上海读大学。
但同学最初也只是知道华理在上海,也并不清楚华理的奉献校区距离市中心这么远,来到华理以后,“奉贤校区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农村,交通不方便”就成了很多同学对华理的深刻印象,因为跟一开始想象中的样子不一样,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
我想说,奉贤校区远离市中心,的确是华理最大的缺憾之一,同学们会因此丧失很多去市区逛的机会,大学生活可能也会因此缺失一些乐趣,这是学校和同学们都不想看到的。
学校为了满足大家去市区的需求开通了梦境班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远离市中心的压力,希望大家多一分理解。
因为这一点去黑华理,我愿意接受。
学校行政太差劲:
很多同学都在说华理的行政管理很差劲,日常喜欢踢皮球推卸责任,处理事情又拖又慢,各种敷衍等等。
每个学校多多少少也都会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我也承认学校的行政方面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绝对不会像一些同学讲的那样严重,希望一些同学理性讨论,不要夹带私货把个人主观情绪强行带入其中,不要为了黑而黑。
向老师或者辅导员反映或者咨询一些问题时,可能有些时候没能给到你想要的结果。
但我相信这也不是老师们有意为之,很多情况确实老师也需要向上级反映问题,上级没 有给出一些明确的消息,老师也确实没有办法给出答复。
自己反映的问题得不到答复,可能就会有些同学因此觉得学校行政太差劲。
当然也可能会有极少数的老师不负责任,但也只是幸存者偏差,如果就因为这极少数的幸存者去黑整个学校的行政,我觉得大可不必,没必要以这种方式去黑学校去跟学校过不去,真的没必要。
生化环材的天坑专业:
华理只是大环境下生化环材行业不尽如人意的“受害者”,并非华理本身的问题,因为整个生化环材行业本身处于夕阳阶段,而华理堪称“生化环材大本营”,华理这些年分数线不断下降也是因此,很多劝退华理的,不如说是劝退“生化环材”,希望大家能够理清这个关系。
如果有对口华理专业意向的同学欢迎报考华理,如果没有明确意向且对生化环材不感兴趣的同学,还是建议去报考别的高校。
事实上,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标准不一样,对华理的各种描述,并不等于华理本身的样子,给华理贴的标签可能连华理的十分之一都无法描述。
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一口之言,就认定华理是怎么的一个样子,亲身体验过后,内心自然会有一个对华理的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