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公布之后,不少考生都将自己的成绩挂在网上,和他人分享自己努力三年的成果。
可令人意外的是,高分的同学有很多,却有一个只考了288分的同学走红网络。
这位同学虽然只考了288分,却在视频中成为了父母的骄傲,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被无数网友和官媒关注。
高分雀跃
但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很快就有人怀疑高考288分时这一家子的“带货剧本”,是他们趁着高考的热度在吸引流量。
而爆火后这家人果然开启了直播,流量的遮羞布实在是遮不住了。
那这位同学的成绩到底是不是“带货剧本”?这一家子真的开始直播带货了?
网友发布的图片
就在6月25日的凌晨,高考学生赵梦涵开始查自己的高考分数,家里人一用手机记录下这一过程。
视频中显示,手机屏幕上清晰显示出总分仅有288分,这对高考学生来说连平均分都达不到。
可看到分数后,本以为会迎来家庭风暴的场景并未出现,相反全家沉浸在欢呼雀跃之中。
赵梦涵的母亲兰女士,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略带哽咽地表示这是孩子考得最好的一次。
全家雀跃
这样的反应,完全打破了大众对高考查分场景的常规认知。
而且这本是一个家庭内部记录孩子成长重要时刻的视频,却在短时间内如病毒般迅速传播。
在网络这个放大镜下,各种声音汹涌而来,多数网友最初看到视频时,都对这个家庭独特的反应感到新奇。
问父亲要钱
但很快,对分数质疑声占据了主流。
有人在评论区留言“三年玩得多开心只有自己知道”,话语中满是对女孩高中三年学习态度的质疑,认为如此低的分数是放纵自我的结果。
网友评论
还有更尖锐的嘲讽“闭眼都能考,要什么脸”,这些言语像一把把利刃,刺向这个本因特殊反应而受到关注的家庭。
从2025年河南高考的分数线情况来看,普通类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历史类为471分,物理类为427分,288分与本科线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网友感受
这样的分数,在竞争激烈的高考环境中,确实处于下游水平。
这本该是一个让人沮丧的结果,可女孩家庭的欢呼,与大众认知的反差实在太大。
而随着女孩高考288分事件热度的持续攀升,事件背后一些隐藏的信息逐渐浮出水面,将争议推向了新的高潮。
高考分数
当视频火了之后,不仅网友们纷纷围观,就连各大媒体也都相互转载,这件事很快就在全国传开了。
而当大家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女孩家庭有着不简单的自媒体背景。
考得最好的一次
其母亲兰女士早在2022年就涉足自媒体领域,运营着一个探店账号。
经过几年的经营,账号积累了16万粉丝,虽说不算超级网红,但也在当地小有名气。
早期探店视频
而女孩本人的账号注册时间更是微妙,恰好在高考当天。
账号注册后,迅速更名为“高考288分女孩”,这种精准的蹭热度行为,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
女孩自己开启账号
6月25日晚,也就是女孩查分视频爆火的当天晚上,母女二人趁热打铁,开启了直播,直播间涌入了超过8000名观众。
在直播过程中,虽然母女俩没有直接进行商品销售,但账号关联的探店视频订单量却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
新闻采访
这种间接的流量变现方式,让更多人坚信,女孩家庭从一开始就是在策划一场以高考低分博取同情与关注,进而实现商业利益的“大戏”。
就在大众对女孩家庭的质疑声鼎沸之时,自称是女孩同班同学的网友站了出来,爆料了一些关于女孩在学校的情况。
后台数据
据这位同学所说,女孩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完全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她沉迷于小说和手机,经常在课堂上偷偷看小说、玩手机游戏,严重影响课堂秩序。
有一次她因为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当场没收,她竟直接在课堂上和老师起了争执。
同学爆料
甚至在叫家长后,家长的态度也十分敷衍,对老师的反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让老师感到十分无奈,久而久之,各科教师对女孩产生了“放弃管教”的想法。
女孩哭泣
这些爆料内容,与女孩母亲在视频中所描述的“孩子一直努力进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沉迷玩乐、无人管束的形象,一个是努力上进、不断突破自己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进一步坐实了大众心中“剧本炒作”的猜测。
终于在事件发酵了几天后,各官方媒体出面澄清事件的真面目。
家里人很满意
“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欢呼”事件持续发酵多日后,在7月2日各大媒体平台发布权威通报,为这场沸沸扬扬的争议事件注入了一剂“澄清针”。
通报内容详实,从事件的源头开始梳理,对公众最为关心的成绩真实性以及直播带货相关争议点给出了明确答复。
视频平台通过与女孩母亲账号建联沟通,要求并成功获取到女孩的高考成绩查询录屏及准考证。
官方通报
经过平台严谨细致的核实,确认女孩高考288分这一成绩真实有效,不存在任何造假或篡改的情况。
这就意味着,女孩家庭最初发布的查分视频,在成绩展示这一核心事实上是可靠的。
针对事件发酵过程中甚嚣尘上的直播带货争议,平台也进行了深入调查。
母女外出游玩
调查结果显示,女孩母亲自2022年起持续发布探店视频,其账号运营具有连贯性,并非在热点事件发生后才临时起意蹭热发布。
在6月25日上午,也就是热点事件演进期间,账号曾发布一条探店视频,该视频最终产生订单量仅为16单,且目前此视频已不可见。
此后女孩母亲账号未再发布任何探店及商业化类型内容。
新闻报道
从直播情况来看,女孩母亲账号在2025年以来仅进行过1场直播,即6月25日晚那场备受争议的直播。
但在这场直播中,女孩母亲仅仅是分享个人感受及家庭故事,并未开展直播带货行为,也未借炒作相关事件索取打赏,网传其家“刚有热度就开启密集直播带货”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再看女孩个人账号,其注册于6月17日,在热点事件发生前,从6月17日至6月25日凌晨,曾发布十余条探店视频。
母亲出面澄清
但在热点事件爆发后,女孩账号未再发布任何探店及商业化类型内容,且目前账号发布的历史内容已全部不可见。
关于网传女孩“走红后注册多个账号一起直播”“短短两天靠带货产生了19.9万销量”等说法,经平台调查核实,均为不实信息。
透露分数前父母猜分数
这场风波揭示了流量时代的矛盾,公众既渴望真实故事,又对任何可能带有商业动机的行为保持警惕。
最终受伤的往往是当事人,而围观者很快转向下一个热点。
高考288分事件从温情走向争议,最终在官方澄清后逐渐平息。
查分数
普通大众在面对网络热点事件时,要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不轻易被情绪化的言论左右,等待权威信息发布后再做出判断。
在流量狂欢中,真实与营销的界限需要更清晰的界定,而教育话题不应被轻易娱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