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教育厅公布“过剩专业”名单,哪些专业上榜?
近日,众多省教育厅相继揭晓了各自区域内的“过剩专业”清单,此举不仅映射出当前就业市场的供需态势,更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布局与优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指引。那么,究竟哪些专业被多个教育厅纳入了“过剩专业”的范畴呢?
吉林省教育厅在2024年4月印发的《关于深化全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改革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需求趋于饱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护理、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音乐表演等专业,原则上将限制其新增。这一决策旨在主动缩减并撤销那些办学实力薄弱、培养质量欠佳、就业率低迷、非急需紧缺、非新兴领域且存量过多的专业。
山东省教育厅亦在2023年4月发布的《关于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中,列出了布点密集、规模庞大且需求饱和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名录,涵盖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空中乘务等21个专业,并要求切实缩减乃至撤销那些办学条件欠佳、水平低下、尤其是对口就业率低及供过于求的专业。
福建省教育厅同样积极响应,于2023年7月转发了教育部的相关通知,要求严格把控全省布点众多、规模较大的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本科专业,以及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软件技术等高职专业,因布点数超出限制,原则上将不再增设。同年8月,福建省教育厅进一步明确了布点密集、规模庞大且需求饱和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清单,并强调对办学水平低下的专业坚决予以调整撤销。
此外,山西省教育厅在2024年4月的通知中也提及,各校不得将全省布点超过15个的专业列为重点发展优势专业。对于现有专业数超出控制总量的学校及全省布点数超过15个的专业,将实行只减不增的政策。
从上述多省教育厅公布的“过剩专业”清单中不难发现,一些昔日的热门专业如今已陷入饱和困境。例如,“大数据”相关专业近年来备受瞩目,但随着开设此类专业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骤增。因此,吉林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均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技术等列为限制新增的专业。
除了“大数据”相关专业外,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也频繁现身各省的“过剩专业”清单。这些专业因开设门槛相对较低且市场需求一度高涨,导致众多高校竞相开设。然而,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及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愈发严峻。
面对这一现状,高校亟需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高校应紧跟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另一方面,高校亦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洞悉行业最新趋势及用人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对于已被列为“过剩专业”的高校而言,更应积极探寻转型与升级的路径。例如,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师资队伍素养、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举措来提升专业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唯有如此,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综上所述,多省教育厅公布的“过剩专业”清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讯。高校应以此为契机,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培育更多契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家长和学生,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郭老师会在第一时间给您回复。如果喜欢郭老师的文章,也可以点一个“关注”哦!郭老师会不断持续发文,为您提供优质信息,陪伴各位家长以及学生在教育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对此你怎么看,有哪些注意事项?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