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前几天,有一位宝妈跟果妈聊天,说到孩子暑假做作业的问题。
宝妈:你家孩子,暑假作业,完成得怎么样?
果妈:还可以,每天都在按照计划表完成,我每天只需要检查对错就行了,基本不需要督促。
宝妈:果然啊,你们家把习惯养得好,我这已经坐这里陪他2小时了,一篇看图写话还没有完成!
对于一个一升二的小朋友来说,看图写话,了不得30分钟,这2小时还没写完,着实有点夸张了,但同时也反映着,孩子写作业的拖拉问题。
暑假期间,不少孩子会有这样的抵触心理:
都放暑假了,为什么还要写作业?
老师布置作业就算了,怎么还有妈妈牌作业?
我不能先玩一个月吗?后面再写作业,又不是来不及……
你家对暑假作业的态度,如何?
来说说开心果。
对于暑假作业,开心果经历了3段心理路程。
第一段:新鲜
开心果的暑假学习资料,果妈其实早早就准备好了,开心果在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只有一个反应:新鲜。
她甚至在还没有开始放暑假的时候,就将乘除启蒙的学而思《八大模型趣解新乘除》给做了几页。
包括刚放假的前2、3天,她按照计划表做作业的时候,还很新鲜。
但是这新鲜度,仅仅维持了2、3天。
第二段:抵触
抵触阶段,其实也不长,也只有2、3天。
在这2、3天中,开心果会吐槽:哪些作业太多,哪些任务完成得有些吃力等等。最直观的,就是到了傍晚的时候,还有好几个任务没有完成,然后为了完成,她开始注重速度而轻视效率。
这样的结果就是:不断在补漏洞,反而越做越累。
开心果问:妈妈,怎么这么多项作业?我来不及做。
果妈:哪一项作业来不及?
开心果:就比如,妈妈你布置的思维题,可以不做吗?
果妈:可以啊,如果你对你自己数学学习的要求不高,那可以不做。
开心果:哎,那我还是做吧!我数学还想考100分呢!
在开心果很多抵触中,果妈没有责备过她一句,而是将问题抛给她自己,让她自己去消化,去明白为什么要完成这些作业。
当然,前提一定是这份计划适合自家孩子。
第三段:适应
不到一个礼拜,开心果彻底适应了这个计划安排。
之前抵触期还说来不及完成,但是在适应之后,有时候上午半天就能完成所有的笔头作业,下午有大把的时间阅读、运动。
哪怕果妈住院了几天,开心果是奶奶陪伴的时候,每天的计划也是一天都没有落下,都很认真地完成了。
开心果奶奶说:我就没催过她去做作业。
说真的,蛮欣慰的。
然后,果妈仔细看了一下开心果的安排,发现,这2个因素,是促进她自主完成的主要原因。
第一个,是对计划的接受与认可
给开心果的计划,果妈之前有发布过,其实每一项都是比较重要的,几乎没有“白费功夫”的作业。
再加上,很多作业也符合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所以开心果对于这份计划,最终还是认可了。
既然必须完成,开心果便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
果妈发现,她将用时比较短、自己觉得比较简单的作业,都放在一起,而不是分阶段完成。
就比如,计算、应用题、乘除法启蒙、阅读理解,她能够在30分钟之内完成,过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效率是嘎嘎高。
计划表的时间对她来说,已经没多大作用,所以只需要用自律打卡器,对计划进行打卡就行。
这个打卡器,开心果已经用了一年了,很实用,是她习惯培养、自律道路上的好伙伴。
第二个,是对完成计划奖励的期待
开心果的计划完成奖励,是这样的:每天完成,可得1积分,完不成,倒扣1积分。
这个积分,开心果可以用来兑换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可以兑换成零花钱。
这个奖惩方式,其实已经执行了一整个一年级,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所以,果妈是建议家长们找到一个能够激励孩子的奖惩方式,这样,孩子在完成的时候,积极性才会更高!
最后,果妈想说,孩子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在父母的吼骂中,而是在每天的坚持,父母的鼓励中!
暑假已经过了四分之一,利用暑假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