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框、不设限,原汁原味地反映出学员的思想道德品质。”近日,记者了解到,空军工程大学日前举行了一场没有预设具体的主题德育答辩,学员们自选角度讲述大学四年最真实的成长经历。
据介绍,该校装备管理与无人机工程学院把学员德育素养作为毕业前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德育答辩既是对学员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他们即将迈入部队履职的一次再教育。通过学员们的讲述,让学校育人教育效果具象化。
德育答辩会上。受访学校供图
答辩过程中,毕业学员们认真回顾总结,讲述心路历程。“毕业联考前,我因训练受伤而面临手术和静养的困境。在与队干部谈心后,他们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所以我选择鼓起勇气,迎难而上。仅剩的两周时间里,同班战友轮流帮助我训练。当我终于冲过400米障碍的终点线,我看见战友们都在为我欢呼呐喊,这种如家人的感觉真好。”该院学员钱铭畅说。学员史文杰的成长则始于加入学校无人机俱乐部,一步一个脚印,从成为骨干到研发小组组长,从理论学习到取得飞手资格。“现在的我已经参加了珠海航展等各类飞行表演,成为无人机领域的行家里手。四年的创新实践让我明白,在国防科技领域,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史文杰说。
还为被评为“三到先锋”的学员颁发荣誉证书。受访学校供图
活动当天举行的晚会上,一份记录着2025届毕业生四年时光的短片伴着歌声放映。谆谆教诲伴远航,句句嘱托最关情。该校古清月副教授作为教员代表向毕业班学员寄语,“希望同学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为“历史的进程不允许有人懈怠”,话语里饱含期许与嘱托。
德育不只是一道问答题,更是一道实践题。记者了解到,当天晚会上还为被评为“三到先锋”的学员颁发荣誉证书。“校园生活即将结束,德育答辩通过了才算真正合格。”一位教师表示,德育是润物无声,德育是成长蜕变,是学员们渗透在一言一行中的正气。希望毕业学员带着崇高的品德,过硬的本领,顽强的斗志,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力量。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任娜 通讯员 冯晨刚 金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