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 “男生 636 分报福耀科技大学” 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636分的成绩可以远超一本线一百多分,这个成绩985跟211都可以去的,为啥选择一个新建的民办大学呢?这是不是有点冒险了呢?
这位来自湖南雅礼中学的王同学,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理科 636 分的成绩,全省排名 4400 名左右 。这个分数,超过了不少传统名校在当地的投档线,他却毅然将福耀科技大学填在了平行志愿的首位,目前志愿显示 “已投档” 状态。他在社交媒体上戏称自己为 “年轻的赌徒”,愿意投身教育改革的蓝海,当一回 “小白鼠”,这番言论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先来介绍一下福耀科技大学,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是个比较陌生的名字。这所大学可不简单,它是由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出资筹建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 2024 年才正式挂牌,今年是首次招生。别看它是新学校,来头可不小,曹德旺直接豪砸百亿建校,还请来了前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掌舵。
学校的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打造中国制造业高级人才的摇篮,解决中国制造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断档的问题 。校园位于福建省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约 1006.68 亩,与福州大学城和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相邻,校园主体建筑庄严恢宏,各类教学实验设施也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
为啥王同学放着众多老牌名校不去,为啥偏偏选择了这所新成立的福耀科技大学呢?福耀科技大学有着什么可以吸引人的地方呢?
首先在师资力量方面,堪称豪华。虽然是第一年招生,只计划招 50 人,却已经配备了 15 名院士、56 位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师生比达到了惊人的 6:1 。这意味着什么呢?每个学生身边,可能随时都有好几位大佬级别的人物为其指导。别的学校学生可能还在为抢实验室设备排队,这里的学生却能轻松抱着百万级设备做实验,这种资源倾斜,哪个学生看了不心动?
其次福耀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十分独特。它采取本硕博贯通的 8 年制培养模式,完全打通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之间的壁垒。从本科生开始,就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摒弃了过去那种批量生产、按一个标准考核学生的模式。
学生在大一、大二先在文理学院接受公共通识课教育,大二下学期再自由选择专业,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都可供选择 。而且本科阶段还能获得福耀科技大学与境外名校的双学位。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毕业后将获得与福耀科技大学合作的境外名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最后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下足了功夫。福耀科技大学直接让产业链成为课堂,专业设置紧密围绕福耀、宁德时代等企业的产业需求。以材料科学、智能制造这些专业为例,学生大二就能深入企业实验室,行业导师从入学开始就全程指导,带着学生做实战项目。这样一来,学生毕业时,产业链上的企业都纷纷向他们伸出橄榄枝。这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包分配,但 “毕业即能上手工作” 的确定性,实实在在地戳中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对就业的焦虑。
另外福耀科技大学的招生策略也很有特点。全国只招 50 人,广西才 7 个名额,湖南仅 8 个名额,这种稀缺性让其竞争价值瞬间提升。有人算过一笔账,第一年 8 亿的预算花在 50 个学生身上,平均每个学生能分到 1600 万的教育资源,学校还提供与德国工业院校交流的机会。虽说这种算法不一定精准,但小规模的精英培养模式,确实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特别的重视。
这么一看福耀科技大学确实非常有诚意,来这里读书基本不用担心就业压力,大二就开始算在工作了,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研究经验,围绕着就是一线制造大厂的生产管理技术,相当于比大学生研究生有更多的实战经验,这样的人才一出学校,基本就被大企业给内定好了。
这么多的师资力量就培养这50个学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小而专精,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专门培养,相当于可以培养出比较全面的人才了。而且只要能读下去直接本科硕博连读,理工科博士那可是相当于大佬级别人物了,这能不心动吗?
不得不说这些选择福耀科技大学这些学生虽然有点风险,但是收益也是巨大的啊,这可远比一般大学985跟211资源倾斜的多啊,压根不用担心有没有项目、科研资金等。大学最终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就业以及科学研究吗,福耀科技大学的出现,这不就是给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给广大学子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