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4月15的重庆省考面试到重庆第一季度事业单位329的联考面试,我们随便搜一搜就不难发现,考生的面试成绩在逐渐变低,题目的难度在逐渐升高,缘何如此?道理很简单,公考面试正在“革新——反套路、去模板”。因此,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很明确: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反套路,去模板!
可以预见的是,从平均分来看,各地都很少有上80分的,这并不是单纯的考官打分严格,如果你能力强,考官也是愿意打高分的,变低的主要原因还是题型变难和学生答题水平变差的双重结果。
PART.01
结构化面试题型
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所有学习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结构化面试也是一样,所有的题型都是基础题型演变而来,而结构化的基础题型一共就只有5类,掌握了这5类就算是基础打牢了。
虽然基础是打牢了,但是现在的考公市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第一次学面试,可能是学过一两次,甚至好几次的,更甚者,可能都已经考上了“三支一扶”或者外地的编制,只是不想去,所以,高分就成了每个考公人的追求。
PART.02
形成模板的原因
一直以来,结构化面试就是考公界的“宠儿”,很多公职面试都是采用结构化的形式,这次的615考试,面试也基本只采用这一种,只有部分教师和医疗岗位可能需要专业面试,但同时也包含了结构化。那为什么结构化这么容易模板呢?
👆上图为615所有岗位中需要专业面试的类型及占比,615大部分都采用“结构化面试”
原因一:教师因素。很多机构的老师自身都缺乏锻炼,也是经过快速集训和考核上岗的,并没有太多沉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多依靠机构撰写的答案,没有社会经历、阅历,自然分析少,学生学习内容单一,同质化自然较高。
原因二:机构因素。大考中,很多机构为“分一杯羹”,只管数量,不管质量,甚至先招学生,再招老师,没深耕教研,自然底蕴不足,答案单一。
原因三:市场因素。结构化面试是市场上最多的面试,大多数教师不仅是速成教师,更是为了迎合市场,避免被学生投诉而采用统一且最基础的教法,不管学生个人情况,因此反复学、多次学,教学结果依旧一样,学生只会最简单的最模板的作答。
PART.03
反套路与去模板
什么是反套路与去模板?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考官出题在反套路,二是考生作答需要去模板。
1、在出题反套路上,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综合分析考察普通单一观点的变少了,考察辩证题型的变多了,对考生的分析能力有了要求,而且话题明显变得更广泛;二是对考生是否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定位更多了。
2、从作答来看,最容易出现模板的题型分别是综合分析和组织计划。综合分析反模板的方式包括表示的方式不同以及内容的挖掘方式不同。组织计划的反模板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内容表示方式。
以上列举了部分综合分析和组织计划的反模板方式,但并不仅仅如此,虽然说人际关系和应急应变没有太大的模板嫌疑,但是部分同学作答还是会显得特别“干巴”,内容缺乏“顺滑”的过度。